![]()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一名鄉鎮幹部到主政一方的西藏昌都縣縣委書記,從“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縣委一把手,到畜牧獸醫局的局長,田學明用了不到6年的時間。如今作爲北辰區畜牧獸醫局的局長、北辰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田學明和他的“戰友”們要一起解決近郊區畜牧水產的發展問題。如何開拓一條新的發展之路,是他們的當務之急。
發展都市休閒農莊 讓高效生產變得更健康
“到夏天,這片魚塘可以營業了,旁邊的餐廳和娛樂設施也都可以營業,那麼今年就應該能創收。”走在西堤頭東趙莊村的施工工地,看着已經初具規模的都市休閒農莊,田學明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
田學明曾經是一名援藏幹部,3年前,他從西藏昌都縣縣委書記變成北辰區畜牧獸醫局的局長。雖然終於從千里之外的西藏回到家鄉工作,可是田學明總感覺“心裏沒底”。“這是一份新的挑戰,以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工作,如今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而田局長走馬上任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北辰區畜牧養殖萎縮,如何開拓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大規模畜牧養殖退出北辰是早晚的事,而以後該如何發展,我們得提前計劃。”田局長說,在一番調查、研究之後,他們將目光盯上休閒觀光農業,選址就在西堤頭東趙莊村,“這是我們班子成員研究之後一致的決定,在如今近郊區大規模畜牧養殖逐漸萎縮的情況下,這恐怕是最好的一條出路了。”
“高效生產、休閒觀光、生態循環、文化傳承是我們對休閒農莊的定位。”田局長說,在休閒農莊裏,所有魚類將全部實現綠色養殖,追求的是健康水產,這裏定位的高效生產則是指依靠水域、魚塘等條件,創造的其他營業類收入。按照前期規劃,都市休閒農莊集娛樂、餐飲、住宿、生態體驗爲一體,總面積大約3500畝。休閒農莊以“水”爲基調,水域面積佔到總面積的70%以上,絕對能稱得上“水上村莊”。“薊縣是京津兩地的後花園,那裏以山爲主,我們北辰就主打‘水’的概念。”田局長說,都市休閒農莊的打造將是他們今年乃至以後幾年內發展的重點,這裏將成爲京津兩地的“江南水鄉”。
觀賞魚代替漁業養殖 一條錦鯉能抵百斤魚
北辰區擁有3萬畝養殖水面,一直以來,漁業養殖就是北辰區的傳統養殖業。而在各地大規模漁業養殖發展之下,北辰漁業養殖的發展也受到限制。“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大力倡導觀賞魚的養殖,高檔觀賞魚的養殖將給養殖戶帶來更大的收益。”田學明說,這條發展之路也是北辰區畜牧獸醫局最近幾年趟出來的一條路。而多年的努力下,北辰區的觀賞魚養殖已經初具規模。5月22日下午,田學明和北辰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趙明又一次來到一家錦鯉養殖場。“養殖場都是村民自己的,由我們來爲養殖戶提供引種、育苗、防病、養殖等方面的技術支持。”田局長介紹,在觀賞魚的養殖方面,他是一個“門外漢”,很多知識都是這幾年來積累下來的。
“錦鯉的市場潛力很大,這一池池的錦鯉就是一沓沓的人民幣啊。”田局長說話很幽默,看着池塘中等待挑選的小魚苗,他流露出那種老農面對秋收時的喜悅,“漁業養殖早已經過了高產就能有高收益的階段,現在是講究質量的時代。”
而田局長的這個觀點恰好與北辰區畜牧獸醫局的趙明副局長不謀而合,趙副局長是漁業專家,多年來一直工作在第一線。在他看來,靠漁業高產賺不了大錢,而觀賞魚則是目前創收的最佳途徑。“一條純正的紅白錦鯉能夠賣到數十萬元,即便是普通品相的錦鯉,一條的價格也在幾百元。”趙副局長說,這樣的產值恐怕是普通漁業養殖再怎麼高產也無法達到的,一條錦鯉能抵百斤魚的說法絕對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