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核心提示:日前南京市中商萬豪小區的電梯像發了瘋,從29樓陡降至12樓,隨後又從12樓飆升至30樓。小區居民小楊被嚇得不輕,到學校仍胸悶氣短,心跳加快。他表示,這部電梯使用時間較長,經常出問題。目前,物業已經組織人手維修。面對頻頻出現的電梯故障,人們不禁再度質疑:電梯故障爲何頻頻發生?我們身邊的電梯到底是否安全?“電梯驚魂”事件何時纔會休止?詳細》
電梯頻頻“惹禍”問題出在哪?
電梯上貼着故障報修電話。
電梯檢驗合格也會出事
按照國家規定的檢查項目,一臺電梯完成現場檢驗大約需要兩小時,檢驗內容多達140項,檢驗人員也必須取得相關資質。檢驗只是一種手段,不能保證檢驗合格的電梯完全不出問題。就像人體檢時沒發現問題,但並不代表他過一段時間就不會生病,檢驗合格證只能代表檢驗項目當時是否合格。一部電梯是否安全,主要得靠物業部門的管理和維保單位的日常保養。詳細》
只重視使用忽視管理維護
內蒙古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張東宏說,電梯是特種設備,必須在質監部門登記註冊,並經檢驗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但現在普遍存在着對所用電梯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只重視使用而忽視管理維護,用戶不瞭解電梯正確使用常識,甚至有人爲損壞電梯配件的現象,這些均給電梯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詳細》
5大問題困擾電梯安全
小馬拉大車、非法拼裝電梯、老舊電梯改造難、維保質量差被投訴舉報多、高耗能電梯。而這5大問題,又導致了電梯領域存在“四多”:投訴多、故障多、隱患多、事故多。從事故發生的環節來看,使用環節依然是事故的多發環節,佔事故總數的90%。這表明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未落到實處。同時,管理不善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詳細》
牽涉電梯質量問題
像電梯這樣的產品,發生事故的後果往往是嚴重的。生產廠家在產品的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應該慎之又慎,嚴格把好質量關,理應做好多重防護,避免出現那“萬一”的問題。地鐵電梯頻繁使用,安全檢查更是應當常抓不懈,切不可掉以輕心。詳細》
乘客魯莽乘坐
根據相關統計,電梯維保企業沒有按標準保養電梯和乘客魯莽乘坐,這兩個造成電梯意外事故原因發生的比例是2:1。一些電梯安全檢查中發現的不文明行爲,主要表現爲異物阻擋電梯門、雜物亂堆受力不均,爭分奪秒搶出入、不良習慣毀壞應急設備等。詳細》
如何應對“電梯驚魂”
電梯。資料圖片
墜落時快速按下每一層按鍵
一旦感覺電梯發生下墜,那麼無論還剩幾層樓,都要把每層樓的按鍵摁下去,這樣可以啓動緊急電源,讓電梯停止下墜。同時要讓整個背部和頭部緊貼電梯牆,然後用手護住後脖子,膝蓋彎曲,踮起腳尖,這些動作都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身體。詳細》
等候時距電梯門最好保持三步
市民在等電梯的時候一定不要着急,距離電梯門也最好保持兩到三步的距離,確認電梯停穩再上。這樣即使電梯轎廂沒有到達,也可以有一個反應的時間。詳細》
不乘坐沒按時進行安檢的電梯
日常乘坐電梯時的很多小細節,都可以提高乘坐電梯時的安全係數,例如電梯門打開後不急着進去,先觀察電梯的轎廂是否已經到達、不乘坐超齡或者沒有按時進行安檢的電梯、不在電梯內蹦跳擁擠等。詳細》
勿帶流水雨傘入梯防水流進入井道發生設備短路
勿將流水的雨傘、雨靴帶入轎廂,以防帶入的水流進入井道發生電氣設備短路;進入轎廂前,應先看清轎廂是否停在該層,切忌匆忙邁進,以免造成人身墜落傷亡事故;電梯轎門正在關閉時,不要爲了趕乘電梯而用手、腳、身體直接阻止關門動。詳細》
居民被困電梯學會自救
被困在發生故障的電梯後,千萬不要慌張,應按電梯內的急救指示,及時通過對講系統聯繫電梯救援中心、機房,等待專業人員救援,還可直接撥打119或110報警。不要強行扒門,電梯頂部均設有安全窗,扒撬電梯轎廂上的安全窗,從這裏爬出電梯會更加危險。可以拍門叫喊,或脫下鞋子,用鞋拍門,發信號求救。如無人迴應,需鎮靜等待,觀察動靜,保持體力,等待營救。詳細》
口訣
被困者應將整個背部和頭部緊貼梯廂內壁,用電梯壁來保護脊椎。同時下肢呈彎曲狀,腳尖點地、腳跟提起以減緩衝擊力。用手抱頸,避免脖子受傷。最後請記好一個口訣:“電梯突停莫害怕,電話急救門拍打。配合救援要聽話,層層按鍵快按下。頭背緊貼電梯壁,手抱脖頸半蹲下。”詳細》
(來源:新華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