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5.3℃、36.9℃、37.3℃,烈日炙烤星城大地,高溫強勢昇級讓市民叫苦不迭。昨日,長沙市氣象臺自動觀測站測定,長沙最高氣溫為35.4℃。然而,不少市民仍然感覺氣溫不止這麼高,有些市民稱自己在市區烈日下測得氣溫超過40℃,地表測得氣溫接近60℃。他們疑惑不已:“我們是否‘被低溫’了?”“氣象臺發布的氣溫有沒有‘縮水’?”
昨日是夏至節氣,標志著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記者特別選在這天手持溫度計,實地測量一下長沙幾個地點的氣溫,一探究竟。
市民感覺“被低溫”
一些市民總感覺氣溫比預報的要高,不少市民甚至懷疑氣象部門預報的氣溫“縮水”了。
記者就此采訪了氣象部門有關人士。“預報氣溫其實並不等於大家的感知溫度。而市面上的家用溫度計相對簡單粗糙,靈敏性較弱,並不能反映出真實氣溫。”長沙氣象臺望城坡觀測站工作人員介紹,氣象臺每天發布的數據都是在百葉箱內測得的,因為百葉箱內處於陰涼狀態,所測的氣溫又是高於地面1.5米以上的大氣溫度,所以會比地表實際溫度低。市民在戶外感受到的溫度,與氣象臺發布的氣溫多少會有差異,導致一些人會有“被低溫”的感受。
專家表示,由於空調、汽車等和生產、生活排放形成熱島效應,在長沙中心城區,夏季人們的體感溫度,通常比氣象部門發布的氣溫高出2℃左右。
副高是高溫的罪魁禍首
6月15日以來,長沙出現了持續高溫天氣。而導致我市出現晴熱高溫少雨天氣的影響系統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一般簡稱副高。氣象專家解釋,副熱帶高壓是暖性高氣壓天氣系統,在其控制區域,盛行下沈氣流,表現為靜風、空氣增溫強烈,同時天空晴朗、少雲。在這種天氣條件下,太陽輻射可以更多到達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氣溫度明顯攀昇,導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內的區域,天氣晴朗、炎熱。
昨天是夏至節氣第一天,午後,湖南35℃以上的高溫區域已經縮減,湘西、湘北氣溫降到了27~34℃,但由於水汽條件的增加,人體感覺依舊悶熱。預計到24日後,湖南的高溫纔會得到明顯緩解。預計今天,全省大部午後有陣性降水,湘東北到湘西南這片區域雨勢更明顯一些,部分有中雨,局部大雨。省會長沙也將有陣雨光臨。氣溫方面,除湘南外,其他大部不會出現35℃以上的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