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北運河岸邊,坐落著“天津十大美麗鄉村”之一——武清區大鹼廠鎮南辛莊村。這裡不但村容優美、環境怡人,民營經濟發展更是紅紅火火:企業經營種類多樣、現代農業效益倍增、運河旅游客流不斷……一位經營“農家樂”飯店的村民告訴記者:“村支書李津浩是我們的創業領路人,有了他的指導和支持,我們村人人都想當老板。”
“當老板除了要有創業理念,更要有好點子、好思路。”李津浩帶領記者來到大棚,十多畝從國外引進的樹莓已經掛上了紅紅的果實。“這樹莓主要用於出口,頭天摘下來立即空運,第二天一早已經擺在了歐美地區的超市裡。比起當初種植大田作物一畝收益一千多塊,如今一畝樹莓的收益就能到24萬元。”
63歲的李津浩是土生土長的南辛莊人。上世紀70年代,他在村裡率先創業。1990年,李津浩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當時村集體資產幾乎為零,村裡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在這種情況下,他毅然將自己的企業歸村集體所有,帶領村民先後建立了粉條加工廠、印刷廠、飼料廠等11家企業,為南辛莊村掘到第一桶金。
在全鎮第一個通自來水、第一個鋪設環村公路、第一個集體出資為村民上保險、第一個擁有村民學校……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第一”,南辛莊村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村民收入翻了幾十番。“現在我們村裡沒閑人,跑運輸的、做香油的、開農家院的……現在村裡有210餘戶,戶戶都有生意人。就連60多歲的老太太都想自己做點小生意。”李津浩說。
“是李書記改變了我們土裡刨食的觀念。”談玉寶香油廠的經理談玉寶說,“我建廠時,李書記給我解決用地、用電、裝修等問題。企業遇到困境時,他又幫忙找客戶、找銷路。村集體就是大伙兒創業的強大後盾。”
“只有創業,纔能富民。”李津浩說:“下一步,村裡要依托北運河郊野公園大力發展旅游業。今年7月,‘國際垂釣比賽中心’將在這裡動工,加上旁邊已經規劃建設的300畝現代農業觀光園和農事體驗園,這裡將形成一個新的創業平臺,村民們會有更大的作為!”(記者高羽實習生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