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河北省官方就“衡水冀寶齋博物館藏品被指‘雷人’”一事迴應稱,該博物館並未經過省級文物行政部門審覈。同時,由冀州市文廣新局會同相關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媒體關注的問題和質疑展開調查。在此期間,冀寶齋博物館進行閉館整頓,摘除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所有授予的牌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整改。
據瞭解,冀寶齋博物館每年的藏品有4萬多件,都是從全國各地商販中購來的,價格從500至1000元不等。博物館館長介紹說,他們從來沒有花大價錢買東西,收的東西就感覺跟市場上買白菜是一樣的。在建館之初,河北省文物局也曾組織專家去實地鑑別,發現全部都是贗品。而冀寶齋也從來沒有在河北省文物局申請,它不屬於被認定的博物館。2010年冀寶齋成立時曾向冀州民政局提交審覈,冀州民政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審覈並不嚴格,只需要提供正式的場地,維持資金和章程即可,不需要文物部門的鑑定。而現在的主管部門變成了冀州的文廣新局,文廣新局成立之後,曾要求博物館及時補辦這些手續,但是該館一直沒有補辦。目前,每年都有三四千名學生來到這裏進行學習,而存在如此大爭議的文物,現在顯然不適合作爲教育學生所用。因此文廣新局就摘除了它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所有授予的牌子,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和糾正。河北省文物局也已經責成衡水文物局對藏品進行覈實,結果將於近期公佈。
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共有民間博物館1500多家,其中註冊的不超過550家,將近有2/3沒有註冊,民間博物館的規範亟待進一步加強。對此,國家文物局9日發出通知,7到8月份將開展民辦博物館規範化建設的評估工作,其中包括藏品的真實可靠、鑑定證明、來源合法等藏品管理指標。據瞭解,這些指標發下去之後,民辦博物館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自評,省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審覈,填寫審計評分,在8月1日之前將得分表和聯同各民辦博物館評級報告,交中國文物報社,最終經過專家的評審,形成報告,提交中國文物局,最終進行公佈。(記者王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