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四隻團隊參與設計的養老體系改革方案,最快將在8月底形成,並有望於年內出臺。隨着方案的出臺,養老金整體投資運營將取得實質性突破。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獲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近期委託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等四家機構相關學術研究團隊,分別牽頭進行我國養老體系改革的頂層設計。設計將包括養老金整體投資運營、養老保險跨省轉移等多方面內容。
多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養老金保值增值壓力在迅速增大;養老金缺口也在加速到來。預測到2033年,我國老年人口所佔比例上升到25.4%;2050年將上升到1/3,接近發達國家。面對30多年後的人口老齡化高峯,國家管理的公共養老金收支會有較大缺口,儘快推出養老金整體投資運營方案顯得尤爲迫切。養老金投資運營體制目前亟待大力推動改革,期待三中全會後會有重大突破。
在目前管理運營體系下,我國養老金年均收益率不到2%。2001-2011年,我國年均通貨膨脹率高達2.47%。以此推算,養老保險基金此間損失約6000億元。此外,目前我國養老金多以存款甚至是活期存款的形式存放在銀行,未來養老金投資還需拓展多元化投資渠道。
人社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至2012年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23941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爲財政專戶存款,高達20170億元;協議存款1058億元;債券投資僅爲196億元,委託投資運營918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