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解讀2013區域發展亮點
天津北方網訊:“發展是最大的民生。”對於和平區在本市多年來持續領先的經濟發展成績,區長張盛如認爲,民生纔是區域發展的最大後盾,而保持經濟良好發展則是對民生工程最好的保障。
剛剛交出上半年發展的高分試卷,和平區區長張盛如接受本報專訪,從居住環境、就業保障和救助、社會事業發展三大主要方面,強調了經濟實力給和平區的民生工程帶來的巨大支持,也全方位地描繪出和平區居民的3D立體幸福畫卷。
上半年經濟各項指標同比均呈兩位數增長
“2012年的主要經濟指標位居本市中心城區前列,2013年上半年和平區的各項經濟發展數字再度飄紅,各項指標同比都呈現兩位數增長。”張盛如透露了新近統計出來的幾組數字:“今年上半年,和平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0億元,增長12%;完成區級財政收入33.5億元,增長28%;實現內、外資到位額71億元和5.2億美元,分別增長25%和4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億元,增長2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億元,增長14.6%;完成外貿出口8.9億美元,增長11.3%。”
保持高增長今年主推五項措施
“今年,和平區還要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優,抓住大項目、小巨人、樓宇經濟、優化環境和精細管理不放鬆,更加突出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張盛如解析今年和平區的經濟工作,並將衆多工作整理總結爲五大重點。
“首先要推進項目加快建設。包括今年8個地塊力爭實現掛牌;大沽路沿線項目力爭全線開工;推進西開教堂周邊整理,做好解放北路、中心公園及赤峯道地區項目策劃等。全年在建規模500萬平方米、竣工100萬平方米以上。”張盛如說。
“二是加大招商引企力度。結合產業定位、新竣載體和重點項目,瞄準發達國家和地區,借重用好首都資源,在北京設立招商工作站,聘請50名招商顧問,組織50名幹部成立招商團隊,加大‘走出去’力度,着力引進內外500強企業、民營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和優質中小企業。”
“三是做強做精樓宇經濟。包括加快培育10億元樓宇,全年億元和千萬元樓宇分別達到18座和32座。”
“四是加快科技產業發展。啓動新一輪科技小巨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打造培育新的科技載體,抓好和暢園科技載體招商工作,加快電子商務大廈、科技金融大廈招商進度。強化政策扶持和幫扶措施,做實科技金融超市,扶持科技企業做大做強。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100家。”
“五是優化投資發展環境。深入開展‘促惠上’活動,堅持聯繫重點企業制度,完善企業幫扶長效機制。繼續開展‘讓企業滿意在和平’服務活動,深化中介免費全程領辦機制,全力推進行政審批再提速,爲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氛圍。”
說到大項目,張盛如特別提到民園廣場提升改造項目,他說:“民園項目是合理保護利用歷史風貌資源、提升歷史街區價值、打造特色文化旅遊品牌的重大舉措,今年被列入市級重大服務業項目。項目建設規模7.2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2.4萬平方米、地下4.85萬平方米,另有1萬平方米健身場地,分爲旅遊服務配套、休閒餐飲娛樂、文博拍賣展示、休閒體育體驗四大板塊。預計今年9月底建成開業。建成後的民園廣場,將與慶王府、先農大院等周邊區域形成17萬平方米的高端商務旅遊文化區,成爲展示城市品位的會客廳、豐富羣衆文體生活的大舞臺、引領時尚生活的體驗地、保護利用風貌建築的示範區。”
全面推廣社區網格化、數字化管理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張盛如說,“近年來,和平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並突出幾方面特色工作。”他說:“首先要大力加強和諧社區建設。堅持重心下移,把社區作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礎,累計投入3.2億元,把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部改造一遍,均達400平方米;建成開封道等一批示範小區,被民政部確認爲全國社區志願服務發祥地,崇仁里社區在全市首屆‘魅力社區’評選中位列第一,並被評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等等。”張盛如還列舉和平區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其他幾項工作,“其次是大力推進依法治區,和平區依法治區工作被評爲全國先進,依法行政考覈連續四年被市政府評爲優秀。第三是深化平安和平建設,深入開展‘三大’活動,暢通羣衆訴求渠道,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加強食品藥品監督檢查,保障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並連續17年被評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
“智慧和平”的推廣也是今年和平區居民幸福感進一步提升的關鍵。張盛如說,今年,和平區發揮“智慧和平”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的技術和網絡優勢,全面推廣社區網格化、數字化管理,建立起縱橫交錯、分片包乾、全面覆蓋、層層履責、多網合一的管理體系,推進社區工作標準化、制度化、規範化,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礎。我們要健全法律服務保障,建立社區“律師工作室”,爲羣衆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務。紮實推進平安和平建設,及時解決羣衆反映的問題,加強安全防範知識普及和教育,進一步提升羣衆宜居和平的幸福感。
認真完成20項民心工程
和平區的民生工程一直備受認可,張盛如也特別爲本報解讀了今年和平區新的20項民心工程,主要包括三大方面,構成了和平區幸福畫卷的3D立體體驗效果。
“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方面。今年和平區要提升改造舊樓區71片、138萬平方米,同步實施二步節能改造和長效管理,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我們還將更換、維修老舊樓房的電梯、消防等設施,探索長效機制,讓更多老百姓受益。繼續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堅持整治管理並重,落實長效措施,確保通過國家衛生區複驗,讓羣衆長期受益。”
“加強就業保障和救助是民心工程的第二大內容。和平區要發揮大企業、大項目多的優勢,多渠道擴大就業,全年新增就業崗位4.5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等等。”張盛如說,“結合實際和發展趨勢,和平區還創新養老服務模式,目前我們正與美國著名養老服務公司——基石聯盟養老護理公司進行商談,引進商業化運作,爲老年人提供高品位的健康管理、護理和醫療等服務,推動養老工作邁上新水平。”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也是和平區今年的民生大戲。我們將實施普通高中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啓動區婦產科醫院建設;提升改造社區衛生服務站;深化家庭責任醫生服務;引進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等。”張盛如說,“今年和平區將建成全國首批、全市唯一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等。”
最後,張盛如強調,“發展好經濟才能更有力地推動民心工程加快實施,和平區爲此還成立了民心工程指揮部,讓民生與經濟攜手發展。”新報記者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