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泰達園林公司獲悉,前不久,由該公司選送搭乘“神十”進行太空之旅的月季和草坪草各兩個品種共計8000粒種子將於9月返回濱海新區,這也是天津市市花月季首次“太空行”,它的“歸來”將有望誕生“新區品種”。
據介紹,目前新區泰達植物資源庫的月季園,培育種植的月季已達到200餘種。但均是由傳統育種技術培育而成。“我們想在育種方式上有所突破,來更好地豐富新區植物資源,於是在年初決定嘗試通過太空育種的現代技術培育新品種。”泰達園林公司田曉明博士告訴渤海早報記者。
今年4月份,泰達園林公司與其他科研機構合作,申請通過搭乘“神十”進行太空育種計劃,經過前期嚴格篩選,共挑選出月季和草坪草各兩個品種,每個品種選取2000粒種子。6月11日,這8000粒種子與“神十”一起進入太空,在特殊的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離子輻射、弱磁場、高潔淨的太空環境中“旅行”15天,這些種子將悄然發生變化,成爲與衆不同的種子。日前,它們已隨“神十”成功返回,9月份送回新區後,將進行低溫冷藏,到明年春季進行“太空月季”和“太空草坪草”的種植培育。
目前,國內以花卉爲對象的空間育種研究,集中在一二年生草花、牡丹、荷花等,此次是我國曆史上首次培育“太空月季”。“一般月季的育苗週期大概在3到5年,而太空月季的育苗週期只需要一兩年,而且有可能出現花朵更大、花期提前、產生新奇顏色或紋路等變異現象。”田曉明博士介紹。同時,一起“旅行”的草坪草也將在抗性方面有所提高,具備更好的抗病、抗熱、抗鹽鹼的能力,這些“太空草”返回後經過培育,可以一改以往由於夏季氣溫高而出現的生長不良現象。
據瞭解,9月份“太空種子”返回新區後,研究人員將定向培育成新品種,從而創造屬於本土的“新區品種”。(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