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2013年7月6日,從韓國飛往美國的一架波音777客機在美國舊金山機場降落時墜毀,最終導致3名中國學生死亡。飛機上共有307人,其中中國乘客就有140人左右。機上中國人有一半是赴美參加夏令營的學生,此事引發了人們對游學市場的關注。 |
||
對於正在長身體和見識的孩子們來說,行萬裡路與讀萬卷書同樣重要。當下的中國家長們對孩子們的學習重視程度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即使到了暑期為孩子們安排一些旅行項目,也是希望能對學習有幫助。旅游產品的策劃者們嗅到這一商機,於是『游學』產業應運而生。游學,從本質上,只是一種說詞,『游』是實質,學,則是給家長們的心理心安劑。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僅杭州一城,一個暑假約有一萬名中小學生出國游學,按照目前平均價15000元計算,暑假游學市場至少有1.5億銷售額。事實上,各種名目花哨的『高級班』『領袖培養班』之類,收費更是高得離譜。『游學』正在呈現低齡化的趨勢。這是『不輸在起跑線上』的中國式教育的最新版本。這種利用廣大家長望子成龍鳳的急切心態,由精明的商家策動和鼓吹,調動包括學校老師在內參與和推動的商業活動,已成為暑期的一道風景。 |
||
目前從事游學服務的機構共有三種:一種是國內的教育培訓機構,一類是旅行社,一類是留學中介。還有一類是學校出面組織,采取學生自願報名形式,服務的提供方仍是由教育培訓機構或旅行社負責。由於缺乏相應監管,很多公司連舉辦游學的資質都沒有就私自違規辦學,游學的質量無法保障,導致游學市場質量參差不齊。 一些業內人士透露,學校、中介和接待方層層轉包、責任界定模糊;中介機構資質存疑;名校體驗淪為『到此一游』……『中介機構利用旅行社、商會、學校等招來「生源」,返還高達10%以上的「利潤」,已經是業內「潛規則」。』一位北京市留學中介機構的市場經理說。 專家提醒,選擇出國夏令營應全面考慮機構是否具有權威資質、行業信譽口碑是否過硬、行程內容是否有較高安全風險、往返交通是否便利、是否需要多次中轉等因素。另外,一定要為孩子投保旅游意外、疾病醫療等相關保險。 |
||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旅游局曾於2012年4月24日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生出國參加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管理的通知》,禁止主辦單位以營利為目的組織出國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 但國外游學夏令營的舉辦主要存在兩種形式:公益性與商業性。商業性夏令營活動如由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舉辦的則被人們普遍認定為合法的商業行為。因為是商業行為,所以組織這類夏令營活動的公司或機構,只要是合法登記注冊的,不超出經營范圍,就可以舉辦夏令營活動。而且,由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等社會商業機構開辦的純營利性夏令營游學項目沒有直接的管理部門,無需通過任何資質審批,也沒有准入門檻。因此,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舉辦的夏令營活動目前亦不違反我國現行法律規定,而且因其商業性、營利性,這類活動還不受教育部門監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