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利用暑期,不少大學生選擇打工,記者採訪發現,一些學生打工時遭遇到欺騙和不合理待遇,想維權卻困難重重。
高薪往往只是一個噱頭
網絡成爲當今大學生尋找兼職信息的重要來源。昨天,記者在一家生活服務類網站上搜索時發現,涉及學生兼職的信息多達4143條,許多發傳單、服務員的工作都標着40元/小時、150-300元/天、工資日結、包食宿等字樣,看上去待遇頗爲誘人。據瞭解,本市最新公佈的小時工最低標準爲每小時8.6元(全日制用工)和每小時15元(非全日制用工)。對比這個標準,網上標註的大學生打工報酬高出不少。
這些高薪兼職信息是否真實?記者隨機在網上挑選了一則招聘發傳單兼職人員的信息,根據信息上的地址,記者來到了位於本市南開區鼓樓的某娛樂會館進行諮詢。會館工作人員在簡單詢問記者基本信息後,便拿出一份登記表和合同,稱需要提前交200元辦理工作證,原本網上標註的70元/小時也變爲了20-35元/小時。在另一則和平某酒店“急招節假日暑期工”的招聘信息中,標註薪水爲每小時50元。記者聯繫到負責招聘的人員,對方稱可於轉天到位於南開區的某大廈面試。當記者追問對方身份是不是中介時,他便說改日再聯繫就匆匆掛了電話。
學生打短工維權比較難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處副處長於洋接受採訪時稱,一些不法分子瞄準學生這個弱勢羣體,用假招工信息或變相收費等形式欺騙學生。但作爲學生來講,由於不具備勞動者的主體資格,無法和企業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
“一旦學生打工出現問題,我們只能儘量協調解決,但如果上升到法律層面,維權起來會十分困難。”於洋認爲,對學生打工者,如何保護弱勢羣體的權益,勞動法規應該完善起來。
暑期找工作應選正規中介
學生暑期打工怎樣規避風險?於洋給出實用性建議。首先找工作就得找正規中介。其次,打工前雖不能簽訂勞動合同,但一定要與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協議,不要輕信對方的口頭承諾。籤協議前還要仔細查看具體條款,如果有顯失公正的條款,不要和這家用人單位簽約。另外,求職時各類押金、保證金等一定不能交,也不要抵押自己的有效證件。此外,在打工過程中注意保留相關證據,如公司出入證、考勤卡等,以便在日後發生糾紛時方便維權。本報記者鄭 妍實習生陳 希呂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