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鏈接:它們不是母子,也沒在過河
蝸牛也是一些攝影師喜歡的模特。他們常選用褐雲瑪瑙螺,它原產非洲,現在已經入侵到許多國家,在印尼的寵物市場、餐桌和房前屋後都相當常見。
據外媒報道,33歲的印尼攝影師迪尼埃在自家附近拍攝到了一隻蝸牛媽媽揹着小蝸牛過河的有趣場景,蝸牛寶寶還時不時對着水面“照鏡子”。
迪尼埃稱,拍攝這組照片“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這完全是一個挑戰,我必須等待一個獨特的時機,這需要很大的耐心。及時捕捉這一場景需要幾個小時。”他還說:“當我看到小蝸牛扒在媽媽背上過河時,真的感到很意外,我從未見過這樣的畫面。”
【分析】首先,這倆根本不是母子,大的是褐雲瑪瑙螺,小的經鑑定,可能是擬阿勇螺科的。雖然都叫螺,卻是地道的陸生蝸牛,在水深的地方時間長了會淹死的。蝸牛更不會主動過河,它的觸角碰到水就會縮回,然後繞開走。圖中的“河”其實只是薄薄的一層水,但從側面低角度拍攝,水面就會形成鏡面,讓人看不出水的深度。(據果殼網博物雜誌微博)
【編後】
敬畏忠實地記錄生命本色
在不傷害模特的前提下,擺拍一些趣味小品未嘗不可,但編造故事欺騙大衆,既說明他們自己的心虛,也消費着大家的感情,讓民衆對於動物行爲產生了錯誤的認識。用虐待動物+謊言獲得的照片去牟利和參賽,對於上山下海拍攝真實自然的攝影師也是極大的不公平。中國也有類似的擺拍者,他們爲了方便拍攝大鳥餵食照,把雛鳥從窩裏掏出來,黏在樹枝上;爲了拍攝鳥類起飛,不斷驚嚇、驅趕疲憊的候鳥。自然攝影師要做的,是敬畏忠實地記錄生命的本色,而不是逼着小動物跳舞、打傘、練功夫。自然已經足夠精彩,我們願意讚美真實的自然,不願自己的愛心浪費在謊言與傷害之上。(博物雜誌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