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能源變革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在能源“推陳出新”的道路上,還需多元化的戰略來保障能源供應。
這是一場城市轉型與能源“推陳出新”的對話。
當城市把轉型目標鎖定為“宜居”與“生態”時,迎面而來的便是能源的挑戰,如何“推陳”——將傳統能源更加清潔地使用;又如何“出新”——將新能源更加合理地納入城市能源布局,考量著城市管理者和能源企業的智慧。
“城市應對能源的挑戰,需要多元化的戰略,即多元化的能源資源,多元化的市場主體以及多元化的供應渠道。”道達爾中國首席代表努北堂說。
上述觀點,是他在7月17日,以“能源,考量城市智慧”為主題的天津能源論壇上所闡述。該論壇是由中國新聞社,道達爾集團主辦的“和諧能源之旅”系列活動之一。圍繞“城市轉型與能源變革”、“天然氣的崛起”和“陽光下的機遇”等話題,國家能源專家諮詢委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天津市發改委副巡視員李軍,天津市發改委能源處處長王嘉惠,道達爾集團中國首席代表努北堂,中國海油渤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油藏總師蘇彥春,國家電網天津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屠強,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浩平等嘉賓紛紛建言獻策。
論壇期間,來自道達爾集團、中國海油、國家電網等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就天然氣、太陽能以及發電並網等業務進行了案例分享。
張國寶:城市能源結構不能一家獨大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數據顯示,2012年煤炭產量已經超過36億噸,加上進口,中國的煤炭消耗幾乎接近全世界的一般,而且在一次能源當中,煤炭的比重達到66.2%,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此,由於城市在大氣排放,以及能源供給等方面面臨的壓力,使得能源結構調整顯得格外迫切。
天然氣在能源推陳的進程中充當了領軍者的角色,近年來,國內天然氣都是以兩位數的增長速度迅猛發展;液化天然氣作為一種有效的能源補充也備受青睞;與此同時,以太陽能、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同樣讓世界矚目,甚至進入了奧巴馬的國情諮文。然而,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合理的城市能源結構應該是天然氣、核能、風能等多種能源的組成結構,而非某種能源一家獨大。
能源的“推陳出新”往往會受價格的制約,其實,目前國內的天然氣價格就是各種能源之間加減平均,為了保障居民用氣不受影響,政府會采取補貼的形式來保證居民用氣價格浮動不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價格必須符合市場規律,如果價格和市場扭曲的話,對產業結構就有影響,反之,這個產業就能得到發展。
李軍:調整結構保障能源供應
天津市計劃在“十二五”末,實現煤炭佔比降到50%以下;天然氣提高到15%以上,非石化能源利用率要達到3%以上。
面對這樣一個規劃,在保證生產和生活穩步發展的前提下,天津市壓力非常大,因為這不僅是使用什麼能源的問題,而且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安全、供應以及價格等種種關系,這需要天津市的努力,也需要全社會的支持。
2012年天津天然氣的使用已經達到26.2億立方米,今年的需求會達到35億立方米以上,並且開始計劃使用一部分液化天然氣(LNG)作為補充。雖然說天然氣很清潔,但是帶來的成本也非常高。從2010年國家出臺天然氣價格調整政策至今,天津市居民用氣價格直到今年纔漲了0.2元。本月國內天然氣價格再次做出調整,居民用氣依然保持價格不變,政府會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補貼的形式保障居民用氣。
努北堂:能源問題需要多元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