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桓臺一中的相關介紹是這樣的:“1961年被確定爲省屬重點中學,在2010年的省屬重點中學複評中再次以優異成績通過。1993年被認定爲省級規範化學校。”在該校的校史上,不難看到向清華、北大輸送學生人數以及本科達線率、在全國賽事中獲獎率等數字,也正因如此,桓臺一中長期被當做全縣的教育樣本爲人津津樂道。
而正是這樣一所名校,半年前就已出現過違規辦學現象,現在又遭家長舉報。
儘管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對桓臺一中此次是否違規辦學還在進行情況覈實和調查中,但不可否認,一種焦慮情緒已從年初違規辦學的行爲中初現端倪。
據知情人士透露,2008年以前,桓臺一中的教學質量一直排在淄博全市前列,當時甚至淄博市區內的一些學生都被家長送去20公里之外的桓臺一中上學。2008年起,儘管山東省已禁止高考排名,並且不向任何地方提供學生高考成績、錄取情況等個人信息,但這仍舊無法阻止學校及家長對升學率的打探。上述人士稱,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桓臺一中在全市排名逐漸下滑至目前的中游水平。
在此背景下,家長焦慮孩子上不了好大學、學校焦慮排名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雙重合力最終導致這所重點公辦學校不惜違背山東省政府第255號令,頂風作案。
無獨有偶。2009年,新華社記者就曾報道過山東沂水發紅頭文件狠抓應試教育的違規之舉。在當年全縣高考成績不理想的背景下,沂水縣政府專門出臺文件,確定了全縣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任務:中考優秀率保持全市第一;本科進線人數、重點本科進線人數和萬人比全市第一;實現學校管理層次高、教學水平高、升學率高、學生素質高、人民滿意率高的“五高”目標。
在全縣教育工作會議上,縣主要領導還提出了兩個凡是:“凡是能夠提高成績的措施就要使,凡是能夠提高升學率的方法就要用,營造一種抓管理、抓質量、抓升學率的濃厚氛圍。”這個縣還拿出專門資金,對完成目標任務的學校和個人進行獎勵。
山東省教育廳負責人曾斥責這種做法“還像在經濟生活中只抓GDP而不顧其餘一樣來抓教育,非常片面”。
此言不假,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這種升學焦慮不止,補課風就難剎。而之所以存在這種升學焦慮,於學校,是對教育規律的漠視;於家長,是對素質教育的誤解;於教育主管部門,是對教育政績觀的片面追逐。
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博弈之下,孩子們的暑假開始呈現差異化。一方面,有些孩子在假期中分秒必爭、提前進入高考衝刺狀態。一方面,記者在近日採訪中發現,在青島、煙臺等地的一些中學,同樣是一些準高三生們,卻在利用假期忙不迭地參加模擬聯合國大賽,或是鑽研平時在社團活動中培養的興趣。
在教育部門重典之下,在社會各界持續呼籲了多年“把假期還給孩子”後,我們依然有理由重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的一句名言:“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爲他自己,‘變成他自己’”。顯然,這一終極教育目的的實現,無法靠補課的課桌,也無法靠冰冷的數字。從這點看,我們依舊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