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北京8月2日電(記者隋笑飛、華春雨)8月1日,作爲北京市打擊網絡謠言專項行動的重要舉措,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正式上線。在這裏,人們看到了有關方面打擊網絡謠言的新嘗試,但闢謠平臺是否能成爲網絡謠言的“終結者”?人們不免心存疑慮。
“當真理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走遍天下”,對這句評價謠言傳播的話,很多人都深有體會。一條條網絡謠言,或是別有用心,或爲吸引眼球,或爲謀求利益,最後都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打擊網絡謠言,淨化社會環境,早已成爲廣泛共識。
然而,打擊網絡謠言無疑具有艱鉅性和複雜性。一方面,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能成爲信息源;另一方面,不少謠言摻雜着合理成分,一般人很難識破。這次成立的闢謠平臺是個開放式的平臺,目前由各網站提供信息,並滾動發佈“謠言曝光臺”和“釣魚網站曝光臺”,整合數據量超過10萬條。這一平臺固然值得欣喜,但毫無疑問,終結網絡謠言仍須多方努力。
首先,真相要跑贏謠言。謠言不會止於否定式闢謠,只會止於真相。當謠言發生時,公衆急需獲知事件真相。這就要求有關地方或部門及時、全面、準確地公佈調查進展情況,絕不能動作遲緩、躲躲閃閃甚至封鎖消息、掩蓋真相。如果不能及時迴應公衆關切,謠言就可能滿天飛。
其次,互聯網企業要切實承擔起網絡“過濾器”的責任。在爲網民提供服務時,互聯網企業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遏制和阻止網上各類違法有害信息的傳播。比如網站在發每一條信息之前都考慮一下其社會影響,對無法確認的消息應慎重刊發,對明顯虛假的信息堅決剔除;提高網絡編輯進入門檻並加強崗位培訓等。同時,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開發新技術增強對謠言的識別能力和過濾能力。
第三,終結網絡謠言需要公衆參與。每個公民都要考量自己的言論是否有事實依據、是否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不傳播缺乏事實依據的信息和言論,意識到自己是制止網絡謠言傳播蔓延的“把關人”。
阻擊網絡謠言是一項長期工作,也是一場全方位的戰役。闢謠平臺的建立固然向前邁進了一步,但儘快淨化社會信息環境仍需社會各方攜手、共同努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