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合肥8月3日電(記者詹婷婷周暢)一個個可愛的Q版人物在地圖上指引方向,教學樓、圖書館、食堂等大學生活中學生們最熟悉的地方以手繪的形式展現在眼前……這是復旦大學今年錄取書中附帶的《復旦新生生活指南》手繪本,讓人直呼“好萌”“小清新”。
“覺得學校這樣做很貼心、很人性化,”來自安徽淮北的復旦大學“準新生”錢源表示,除了生活指南,復旦大學還在通知書裏附贈了4張行李標籤,貼在行李上,學校會在火車站或機場直接將託運的行李運至學校,方便考生。
一張小小的錄取通知書,承載着一代又一代中國大學生們的記憶,見證着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也折射出時代的印記。
80年代初考上大學的高泉林還記得,當時他的錄取通知書只是一張薄薄的紙片,上面告知報到時間,並提醒着遷移戶口和組織關係。“這張錄取通知書改變了我的一生,從偏遠農村的放牛娃變成了首都人,還在這裏紮根。”他說。
近年來,錄取通知書的形式則日趨多元化,有的時尚個性,有的流露出脈脈溫情;隨着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考生們高招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大,除了原本的功能,錄取通知書也日益成爲了各高校推廣宣傳自己的重要平臺。
今年夏天,微博上轉發頗高的一張照片感動了數百萬網民:陝西師範大學的幾位老教授圍坐在桌子前,用毛筆爲該校今年新生填寫錄取通知書。被陝師大錄取的網民“蒲公英的微笑”表示,會好好珍藏這張錄取通知書,“我從這張通知書中感受到了學校的古樸厚重和師者的殷殷期望”。
二維碼技術在今年也被衆多高校使用,包括西南政法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每份錄取通知書的都伴有一個二維碼標識,只要用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掃描,學生就能得到關於註冊報到和高校的相關信息。
安徽師範大學傳媒學院馬梅教授表示,過去錄取通知書大同小異,現在呈現的多樣性是一種進步和趨勢。“只要不是譁衆取寵,就無可厚非。”馬梅說,“獨特的錄取通知書對新生來說是值得珍藏的禮物,對學校來說,也能凸顯個性,展示高校底蘊,增加知名度。”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