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中國生態簡訊
玉樹重建生態環保項目完成投資逾5億元
記者從青海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獲悉,3年多來,玉樹藏族自治州做到生態保護與災後重建同行,93個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完成投資5億多元,佔總投資的近九成,大部分已經完工並交付使用。監測數據表明,玉樹災區土壤、空氣、水等均無異常。
黃河源地區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
在青海省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河源地區開展的生物多樣性調查近日結束,共記錄到各類動植物總計554種。這是近十年在三江源開展的生物多樣性調查中覆蓋物種門類最全、邀請專家水平最高的一次。三江源地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爲期3年,2012年已完成對長江源的調查,將於明年展開對瀾滄江源頭地區的調查。
“三北”防護林工程35年甘肅造林逾五千萬畝
中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5年來,甘肅累計造林5042萬畝,對近40%的沙化土地上進行了治理。“三北”工程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重點林業生態工程,1978年啓動實施,建設範圍涉及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甘肅地處中國西北風沙前沿,45.12%的國土面積荒漠化,28%的國土面積沙化,平均每年因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億元。
浙江:2000人橫渡錢塘江
3日,近2000名游泳愛好者橫渡錢塘江,沿着長約1.3公里的航道,從錢塘江南岸游到北岸,與“母親河”進行一次親密接觸。與此同時,在浙江省八大水系中適合游泳的河段,當地環保局局長、河長和市民代表等也開展了游泳、划船等親水活動。
察汗淖爾成爲華北地區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和降雨量的增加,位於張家口尚義縣大營盤鄉境內的察汗淖爾已由乾旱半乾旱草原逐步恢復到鹹水湖,水面達3600公頃,超越素有“華北最大高原內陸湖”之稱的安固裏淖,成爲華北地區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目前,察汗淖爾溼地內植被環湖帶狀分佈現象清晰,是天然的鹽生草甸植被資源庫。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