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漫畫/王偉賓
6月1日,鄭州鐵路局在全國各大車站率先推出鄭州市區內免費送票上門服務,但一個月來鮮有人問津;7月10日,京廣、鄭西等多趟高鐵對商務、特等、一等座實行票價折扣特惠,卻引來“只照顧少數人利益”的質疑聲。如今“鐵老大”放下身段、迎合市場,邁出便民、惠民的一步,卻緣何難獲百姓肯定?
免費送票少人問津
7月29日,烈日下的鄭州火車站廣場,拖着行李準備乘坐動車去杭州旅遊的李霞,被眼前的一幕嚇住了,8臺網絡自動取票機前均排起了20多米的長隊。“如今網上訂票挺便捷,取票卻成難題了!”她背後的襯衫已經被汗水浸透貼在身上,言語間流露出焦躁和無奈。
據統計,網上訂票和電話訂票目前已佔到火車票銷量的46%,僅在鄭州市,每天大約有5萬張網絡和電話訂票要在窗口、代售點、自動售票機前排隊領取。暑運期間,這一數字最高達10萬。
一邊擠破頭,一邊冷清清。與排隊取票火爆場面截然相反的是,送票中心辦公區裏的電話機卻異常安靜。記者看到,六七名工作人員坐在桌前時刻準備着,可兩個小時過去了,卻只聽到3次電話鈴聲的響起。方便百姓的免費送票服務現狀如此慘淡,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免費送票?有這好事?不是還要5元手續費嗎?”在鄭州東站自動售票機旁,前來排隊取票的邱琛對於免費送票將信將疑。“有人認爲訂票和送票是打包在一起的,其實我們送票員也得先去代售點取票,然後再送。”鄭州火車站實業開發公司客票分公司經理邵明琦解釋道,5元只是代售點的服務費,送票是免費的。
“現在每天只有不到100個訂單,這個數字遠遠沒有達到預期。”他認爲,大部分旅客對免費送票抱着懷疑的態度,社會認知度不高是一大原因,旅客對鐵路部門的信任還沒完全建立起來。通過送票來分流“取票大軍”的目標遠未實現。
高端票打折無關大衆
6月中旬,12306網站發佈公告:自2013年7月10日至8月31日,京廣、京滬高鐵部分動車組列車的商務、特等和一等座票價按不同時段實行特惠。在預售期1~5天內實行8.5折特惠,在預售期6~20天內實行8折特惠。
8月1日,記者登錄12306網站查詢,發現當天鄭州到北京的37趟高鐵列車已經售出近90%的車票,只剩下幾十張商務座。鄭州鐵路局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從鄭州東到北京西的一等座是495元,如果在預售期6-20天內購買即可打8折,和二等座的309元僅相差不到100元。
然而,上座率最高的二等座卻並不在此次優惠之列,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爭議。“選擇商務座和一等座的乘客大部分屬於公務出行,對價格不敏感,而熱門的車次也都不在打折範圍內,這樣的優惠政策對於普通羣衆沒有太大的意義。”準備帶孩子去北京旅遊的愛華認爲,暑期出行的客流主要是學生旅遊,而這部分人羣對價格便宜的二等座需求較大。
“打折的時間和座位很難滿足所有人羣的要求,這和航空公司促銷一樣,是應對市場供求關係而調整銷售策略的結果。”對於民衆質疑“高端”車票打折“無意義”,鄭州鐵路局副總經濟師尚書亭表示,新組建的中鐵總公司定位爲企業,是有權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爲目標自主確定營銷策略的。
鐵路改革在爭議中前行
春運購票難遲遲不能解決,“黃牛黨”倒票時有發生;2010年的新規規定改簽須在開車前辦理,而列車晚點卻從來不給旅客任何補償……省社科院副院長劉道興認爲:“多年來,鐵路系統始終以政企合一的計劃經濟面貌存在,儘管高鐵的飛速發展讓鐵路建設有了較大進步,但是落後體制所導致的管理低效,服務意識差,霸王條款層出不窮等弊端一直爲人所詬病。”
被稱爲計劃經濟“最後一個堡壘”的鐵路系統,在2013年邁出了改革的一大步:鐵路實行政企分開,組建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然而,鐵路部門在改革的過程中,推出的各種惠民政策卻總是難以被羣衆接受,那麼,政企分開能否革除舊有的種種弊端,引入競爭意識,從根本上提升服務水平,得到百姓的認可呢?
“鐵路政企分開後,並不是意味着私有化了,也不是意味着民營化。只有政企分開,纔有可能讓民間資本進來,纔會引入市場競爭,提高效率。”鄭州鐵路局相關負責人認爲,政企分開後,在政策的制定上會更加註重監管,就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鐵路服務水平不高、百姓滿意度較低的深層次問題。
“爲了適應市場經濟,鐵路體制的改革來之不易,百姓對於這樣的轉變是需要一個接受過程的。”劉道興認爲,大家應該看到鐵路部門在改,除了春運這個老大難,其他頑疾也都在一步步地艱難轉變中。“多給予理解和肯定,才能積極推動它的良性轉變。”(記者董娉趙恆)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