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可能很多人都愛有事兒沒事兒逛逛淘寶,自從有了“網上購物”這個途徑,買啥都不用出門了。從衣服鞋子到蔬菜水果,一動鼠標,統統都能送上門來。
除了方便,很多朋友選擇網購,是因爲網上可以買到很多實體店買不到的東西。比如說,代購的海外藥品。“加拿大空運”、“美國直郵”、“絕對正品,假一罰十”……這些言之鑿鑿的商品描述,讓不少消費者放心的下單購買,放心的用這些外國藥來“自我治療”。
然而,這些在網絡上公開兜售外國藥品的商家,大多都是“無資質、無發票、無藥品備案”的“三無商家”,他們銷售的所謂代購藥品,不僅真假難辨,安全更是難以保證了。
在淘寶上輸入“代購、藥……代購、感冒藥”等關鍵字進行搜索,就能看到日本太田胃藥、美國感冒片、德國止瀉藥水等等上百件寶貝出現在屏幕上。其中最爲暢銷的,是兒童用感冒藥類。一款加拿大生產的嬰兒泰諾退燒止痛感冒滴劑,在許多家店都有銷售。一個月最高的成交記錄達到40多件,算下來平均每天都有人購買。那麼,這些西洋藥貨源在哪裏?商家拍胸脯保證的“正品”,又是如何證明的?記者撥通了其中一家名爲“小賽媽媽”的網店。
店主崔女士:我們都是從國外直接買來的,小票肯定沒有了。因爲有電子訂單,小票每次來貨,我都放一起。
記者:進貨渠道?
崔女士:德國有妹妹,美國那邊我是在網站上直接定的。東西肯定是真的,因爲是我一點點從那邊給運回來的。
互聯網可以賣藥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必須取得相應資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規定,從事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必須要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認證資格書”。然而,在記者隨機點開的十幾家銷售代購藥品的網店頁面上,都沒有找到任何資格證書或證書號的痕跡。當記者問到藥品銷售資質問題時,“小賽媽媽”的店主崔女士,顯然是在顧左右而言他。
崔女士:這個在國外是劃分在保健品裏的。反正我們家孩子那會吃,沒有什麼異常反應。
沒有藥品銷售資質、沒有發票、更不提供藥品備案,面對代購藥的“三無”局面,爲何那麼多消費者還是會選擇購買呢?李先生最近在淘寶上爲自己八個月大的寶寶代購了外國感冒藥。
李先生:現在國內的產品質量有可能要求不是太嚴格,國外的應該可能更會放心一點。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臨牀醫生告訴記者,盲目使用國外代購的藥品,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另外,由於這些“代購洋藥”都沒有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資質審批,服用後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很難處理。
臨牀醫生:西方人種和我們亞洲人種體質就不一樣,他們體重普遍比我們亞洲人種重一些,藥的劑量、給藥的方法、給藥的途徑、療程都會有差別。還有一些藥物,是要進行血樣濃度檢測的,如果出現不良反應,在國內是有相關處理措施的,如果藥沒有血樣檢測的結果,發生一些不良反應,就沒有救助措施,會出現更嚴重的後果。
既然這些“外國代購藥”有這麼大的安全隱患,爲何還能在包括淘寶在內的電商中堂而皇之的售賣呢?網店商家在進行代購藥品交易時,有沒有受到監管呢?
記者發現,衆多銷售海外代購藥品的網店,都有一個共同點:藥品代購大多是店家的副業,他們主要是在賣一些國外產的母嬰用品、食品之類,順帶銷售代購的藥品。既然缺乏資質,這些店家爲何依然可以兜售代購藥品?淘寶網對這一現象,有沒有監管呢?
淘寶集市消費者熱線客服:如果要賣藥,必須有醫藥部門的一個許可證才能在我們淘寶上面出售藥品。正常來說,是不允許的,所有的代購,其實相當一部分都是走私。首先我們要對它身份的一個審覈,對它購貨渠道進行一個審覈。後續它是不是按照這個購貨渠道真的是把這個貨給您,說白了我們也無法做一個保證。像這麼大一個市場,我肯定有責任,但是說爲什麼不去抓他們,我們只能說是力不從心,一個個去抓,人力有限,沒有辦法去掌控到方方面面。
記者又撥打了北京市藥監局的熱線電話12331,詢問如何鑑別代購藥品的真假以及安全性。
北京市藥監局工作人員:您這個產品是通過外購的話,沒有批准文號的話,就是不符合我局的監管範圍,這種代購的形式只是屬於個人行爲,我們這裏是不能監管到的。
無論怎樣,網上“加拿大、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地”代購的感冒藥、止瀉藥、跌打藥膏銷售火爆,這是事實。針對這一點,淘寶網和北京市藥監局給出的迴應,主旨基本一致: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
北京市藥監局工作人員:郵購、電話訂購送貨上門、網上代購都是非正規渠道,如果是進口在中國買,也應該有國家的批准文號。這種直接從外國買回來的,根本就不允許在中國銷售的這種藥,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買了。(記者韓萌何源)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