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只要車載電腦進行軟件升級就能測算出車廂乘客流量,這樣指示燈就會亮,引導大家疏散到人少的車廂……”高源清邊說邊演示。評委聽後點頭說:“你這個想法挺好的!”這是昨天發生在第九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現場的一幕。本次比賽共有十餘名北京孩子的發明入圍。
高源清在北京第十五中學讀書時,發明了這套“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客流引導系統”。當時他每天上學,都要乘坐地鐵4號線。他發現,有些地鐵車廂很擁擠,有的車廂卻還有座位。
“要是知道哪節車廂人少就好了。”高源清這麼想。於是,他找到了學校科技老師於放。在於老師的鼓勵下,高源清開始了調查。“能不能在車廂底盤加裝重力傳感器來測重呢?”高源清最初是這麼想的。
不過,高源清的舅舅是一名地鐵司機,舅舅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爲這樣會破壞列車結構,存在安全隱患。高源清不得不另闢蹊徑。在舅舅的幫助下,高源清逐漸摸清了列車的控制系統。最終,他發明了一種軟件,可以測算出車廂內的客流量。與此同時,安裝在站臺屏蔽門上和連車廂裏的指示燈會亮,指引乘客前往人少的車廂。
記者在現場看到,北京孩子有兩項發明是爲老人服務的,一個是初中畢業生尚世恆發明的“小區郵箱信件到達家庭告知器”,還有一個是高中生吳嶽發明的“空巢智能藥箱”。
原來,尚世恆的奶奶家住在阜成門一帶的老樓,沒有電梯,每次上下樓取信件都不方便。因此,他嘗試着在郵箱模型裏安裝了紅外線裝置,只要有信件擋住紅外線,安裝在戶內的門禁系統就能自動語音播報:“來信件了,來信件了!”
吳嶽的爺爺奶奶今年都年過七旬了,平時經常需要吃藥。可是,子女不在身邊,老人記性不好,曾經多吃一遍藥都不記得了。於是,吳嶽在飲水機做起了“文章”。他安裝了設有程序的單片機,這樣可以讓藥管裏的藥丸像槍膛裏的子彈一顆一顆地往上頂……
“筷子自動分頭一體機” 、“無窗暗室太陽能利用照明系統”、“多功能綁定鑰匙的門”……記者發現,所有北京少年兒童的發明靈感都來自生活,也都可以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記者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