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國總統奧巴馬8月31日在白宮宣布,他將就對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尋求國會授權。鑒於美國國會眾議院9月9日纔復會,奧巴馬的決定意味著白宮最早到9日纔可能獲得動武授權。
8月31日,奧巴馬出現在白宮“玫瑰花園”,講話中首先指責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對美國安全、盟友利益和防擴散努力構成威脅,聲稱美國應就此作出反應,對敘利亞目標發動軍事打擊。
“經過認真考慮,我已經決定,美國應該對敘利亞政權目標采取軍事行動……我們執行這次任務的能力不受時間制約,行動可以在明天,也可以在下周,或者下個月,”奧巴馬說,“不過,在作為最高指揮官拿定主意之時……我作出第二個決定:尋求國會對這次動武授權。”
奧巴馬說,盡管他認為有權力在不經國會授權的情況下自行決定動武,但征詢國會態度將使這一決策的執行更有效,“我請求國會向全世界傳遞一個信息,即我們已准備好作為一個國家而行動”。
各方反應
敘媒:美歷史性撤退
不願公開姓名的白宮高級官員承認,奧巴馬先前准備在不經國會授權的情況下決定對敘動武,如今在最後關頭轉而尋求國會授權,讓包括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團隊在內的內部人士也大吃一驚。
8月30日晚6時,奧巴馬與白宮辦公廳主任丹尼斯·麥克多諾在白宮南草坪散步大約45分鍾,其間決定尋求國會授權。
美國國會多數議員歡迎奧巴馬這一決定,認為尋求國會授權將為奧巴馬提供額外時間爭取民眾和國會支持。
不過,敘利亞反對派對美方未能如期動武表示失望。敘利亞當局尚未回應奧巴馬最新決定。
路透社報道,敘利亞國營媒體稱,奧巴馬決定尋求國會批准美國對敘實施軍事打擊,是發出了“美國歷史性撤退”開始的信號。
英美同盟
“小伙伴臨陣退縮”
英國議會投票決定不參與針對敘利亞軍事行動的消息連日來震驚英國政壇,同時令英國與美國的同盟關系經受考驗。
8月31日,美國媒體紛紛在顯著位置刊文,大呼“英國人不來了!”,諷刺英國此舉是“退縮”,甚至質疑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的執政能力。
英國議會8月29日以285票反對、272票支持,否決卡梅倫提出的軍事乾預敘利亞衝突動議。西方媒體評價,這是英國議會自1782年以來第一次就戰爭與和平議題否決由政府提出的議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英美兩國一直保持“特殊關系”,工黨籍前首相托尼·布萊爾使這種“特殊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他在任期間反復強調“英美特殊關系”,在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等問題上,充當布什的“鐵哥們兒”,全力支持布什。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分析,英國政府的立場還曾經為美國發動海外戰爭提供至關重要的外交和道義支持。因此,這一次,當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放出要對敘利亞動武的風聲後,外界認為,英國追隨似乎理所當然。
英國國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在議會投票結束後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無疑會給英美特殊關系施加壓力。”
原因分析
為何尋求國會授權
1.民意反對
由於大部分美國人不支持政府動武,奧巴馬如果在采取軍事行動前爭取到國會授權,那麼無論軍事打擊產生什麼後果,他都無需獨自承擔巨大民意壓力。
2.國會壓力
面對來自國會的壓力,奧巴馬自然不敢怠慢,否則就會進一步破壞白宮與國會之間本已十分艱難的關系。
3.國際呼聲
對於美國可能對敘進行的軍事打擊,國際社會已紛紛作出反應,反對聲遠遠高於支持的聲音。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8月30日強調了遵守《聯合國憲章》的重要性。俄羅斯明確反對美國對敘利亞的軍事威脅。北約已表示目前沒有參與軍事乾預敘局勢的計劃。
4.後果難測
雖然奧巴馬稱,對敘軍事行動並非“無限制乾涉”,但分析人士指出,開弓沒有回頭箭,戰事一旦開啟,事態的發展不一定以美國意志為轉移。
化武調查組離敘
新華社電聯合國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真相調查小組8月31日離開敘利亞,可能兩周後公布最終調查結果。
聯合國化武真相調查小組當天上午離開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經陸路進入鄰國黎巴嫩。美聯社報道,調查小組車隊通過黎巴嫩邁斯納檢查站,抵達貝魯特國際機場。他們攜帶在敘利亞化武傳聞地區采集的血液、尿液和土壤樣本,將送往位於歐洲國家的多個實驗室作分析鑒定。
英媒報道,調查小組原定當地時間清晨7時出發,卻提前3小時,在不安全時段啟程。
調查小組8月18日抵達敘利亞,核實敘利亞內戰中是否使用化學武器。敘政府和反對派相互指責對方使用化武。
聯合國裁軍事務高級代表安格拉·卡內按預定在8月31日晚些時候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作簡報。路透社援引多名外交官的話報道,潘基文告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國,最終報告可能兩周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