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餘尚武,27歲,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新盛海輪的三副。
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一艘巨輪破浪而行。在9個多月的航程中,一位女船員用沉着、機敏和汗水贏得了男同伴們的尊敬與愛戴,往復於中國至澳大利亞的航線上,她就是共青團十七大代表,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唯一在貨輪上工作的女船員,新盛海輪的三副餘尚武。
餘尚武今年27歲,是一名典型的“80後”,從上海海事大學畢業後,就走上了遠洋船舶駕駛助理的崗位。見到她時,一身白色的制服英氣勃發,略黑的皮膚記錄着海上的歲月,稚嫩的臉龐上多了一份超越同齡人的沉穩、細膩與自信。當問起她爲何選擇了這樣一個職業時,她說:“父親是一名軍人,他教會了我自強與勇敢,所以我也選擇了這個有挑戰的行業。”
新盛海輪是中遠集團的標杆船舶,全長290米,載重量爲18萬噸,甲板面積有兩個足球場大。航程遠,運載量大、抗風浪能力強都是它的優點,但同時海上航行時間長、生活單調、勞動強度大也是擺在每名船員面前的難題。
2008年,從學校畢業後,餘尚武踏上新盛海輪成爲船舶駕駛助理,更成爲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唯一一名貨輪女船員。“這個行業沒進過女娃娃。公司打破常規,招錄女船員,可以說是個創新。初次上船就能在中遠集團的標杆船舶工作,小余的身上寄託了很多希望,壓力也不小。”時任新盛海輪船長趙宗亮告訴記者。面對衆人的關注,小余唯一能做的就是幹好每一件工作,學好每一種技能,用辛勤的汗水夯實自己的基礎。
2009年,新盛海的船員們開展了一次技能比賽,在撇纜、探火、備瓶等多項考覈中,餘尚武都排名靠前。
“作爲一名女船員必須要面對生理、心理上壓力。但考慮周密、工作細緻也是女性的優勢。”餘尚武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
隨着經驗的增長,2010年餘尚武被公司晉升爲船舶三副,派遣到嵩山海輪,繼續航行在中國到澳大利亞的航線上。當行駛到舟山海域時,平靜的海面上,突然出現了數百艘小漁船集體出海捕魚。
面對着密密麻麻的漁船,在船長的密切關注下,餘尚武沉着、冷靜,依靠雷達和目測,不斷下達各種指令,左舵、加速、減速、避讓、調整航線……就這樣,餘尚武完成了首次“路考”。當回憶起這段經歷時,餘尚武告訴記者:“避讓時,太投入了什麼也沒想,事後回想起來也有些害怕。”
餘尚武跑船這些年,還形成了許多非常好的傳統,並帶到了工作的每一艘船上。作爲船上的唯一女性,小余處處發揮自己心思縝密的長處。每到一條船上,小余都會記住每名船員的生日。每逢生日時,她會專門做一張印滿全船人笑臉的生日賀卡,並製作一部反映船員家庭的小短片,作爲生日禮物送給他。用她自己的話說,“在茫茫大海上,船就是大夥的家,家裏什麼都可以缺,唯獨溫暖不能缺”。
當提到家時,餘尚武突然沉默了,眼神也一直望着窗外的海河,眼角掛着淡淡的淚光。旁邊,餘尚武在新盛海輪工作時的同事李玉存政委告訴記者:“小余是個孝順的孩子,一直很惦念他的父親,她回家的時間太少了。”
2010年初,新盛海輪從澳大利亞裝貨返回國內港口。當船舶航行印尼沿岸海域時,小余的手機剛剛有信號,就突然收到了一封2個小時前發出的短信。姐姐告訴她,父親查出患上了直腸癌,住進了醫院。但小余她強忍住思念,一直堅持工作,在公司的緊急安排下終於在兩週後回到了父親身邊。
當記者問小余後不後悔選擇這個職業時,她說:“不後悔,我和同事們一直都在崗位上奉獻着,我並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