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韓驍,30歲,中共黨員,天津市地下鐵道運營有限公司車務中心1號線海光寺中心站中心站長。
七年前,作爲一名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帶着對自己美好未來的憧憬,韓驍成爲天津市地下鐵道運營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機電維修工。這是成長曆練的七年、破繭而出的七年,七年時間,從機電維修工到機電技術管理再到中心站長,韓驍憑藉着堅實的步伐實現了三級跳,完成了從一名職場菜鳥到職場精英的蛻變。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作爲近200人隊伍的領路人,他是大家公認的“小家長”,無論是上班下班還是節日休假,他的心都沒有離開過車站,車站的人車站的事是他永遠放在心頭的大事,因爲他的心中有個夢。
一、立足崗位,踐行“地鐵夢”
海光寺中心站所轄車站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周邊學校、寫字樓林立,地鐵出行成爲市民的首選。爲了給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他每個工作日都要在站區內步行四五個小時進行巡查,兩年來下來光是皮鞋他就換了8雙。他不僅善於發現問題,而且更注重解決問題落到實處。他總說“我們想得細一些、全一些、乘客就會更加方便一些”。每天早上7:30、晚上5:30開始的早晚高峯,車站幾乎都人滿爲患,如何應對如此大的客流“對衝”?韓驍帶着團隊花了2個月的時間精細統計了每趟列車到發時間和斷面客流,認真分析了乘客高峯時走行特點,以及車站的標識導向。結合車站現場實際情況,設置閘機的開行方向,修改站內導向標示近百餘處,在站臺、樓梯和通道口設置了多道拉門或隔離護欄,這樣過往乘客就被自然地分開了,站內引導也更加明確了,避免了大規模的對衝客流。通過這種方式,在不增加人員編制的情況下,現場工作效率提升了近50%。如今,該現場組織方案在海光寺中心站各車站得到有效推廣,每天高峯時段,雖然乘客很多,但通過有效的組織,車站運營秩序井然有序。
像這種創新工作模式還有很多,他推行的“服務型中心站管理”模式,通過在工作中制定管理標準,推行標準化管理模式,管理人員下沉服務一線,使中心站的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截止目前,通過管理模式創新,已修改完成車站級各項管理細則共計27個,形成了一套制度嚴謹、管理規範、標準統一、切實可行的車站管理體系,爲中心站的管理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思維,拓展“地鐵夢”
天津地鐵作爲公共交通工具,不但承擔着公共交通運輸的職責,還更多地體現了天津這個現代化大都市的城市面貌。爲此,他在如何爲乘客提供貼心服務上可謂費盡心思。西站車站與國鐵相連,客流特點明顯。他與車站管理人員針對這一特點深挖深管,在西站站的客服中心設立“團員示範崗”,在中心站範圍內甄選優秀站務員盯崗,力爭擦亮天津聯通全國的這張地鐵名片。功夫不負有心人,西站團員示範崗自創建以來在全線網11個團員示範崗中一直名列前茅,贏得了無數乘客的讚譽和好評。西站站通過開展“4個創新、5個特色”的舉措,爲乘客提供“愛心傘”、“愛心針線包”、“愛心氣溫提示”、“愛心服務指南”、“愛心乘車提示”,通過服務人員走出客服中心的形式開展延伸服務,服務開展至今,已經服務乘客近10萬人次,收到表揚200餘件,收到錦旗20面。韓驍堅信,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地鐵站內自然就會變得安全、有序、溫馨。
他還將鞍山道站打造成“中小學安康教育基地”,通過和周邊學校、社區的互動聯繫,讓更多乘客認知地鐵瞭解地鐵,培養社會對地鐵的認同感。今年已經採取了“走入校園、走入社區”的形式開展了對中小學生的出行安全教育,邀請中小學生到車站進行安全乘車體驗,爲學生們搭建輕鬆有趣的公益宣傳平臺,拓寬正能量傳遞媒介,在寓教於樂的同時讓學生增長安全乘車知識。活動同時受到了多家電視和平面媒體的關注,跟蹤報道了活動的整體開展情況。
三、凝聚力量,共築“地鐵夢”
工作中,韓驍最看重的是工作的落實和換位思考,要求每個人要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不能講條件。他對員工要求嚴格,哪怕是一點點問題,他都要當面指出來,同時他又會耐心的給大家支招法,幫着大家解決問題。他周邊的同事都願意和他聊一聊,因爲他教給大家的都是他在工作中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這會讓其他同事少走許多彎路。工作7年來,他不僅帶領出了一批技術過硬的維修人員,在他的培養下,一批又一批的站長和業務骨幹成長起來。在韓驍的帶領下,他的員工團隊成了一個內部凝聚力強、工作成績突出的集體,經常受到上級的嘉獎和乘客們的表揚,而且他的團隊也成了地鐵系統鍛鍊一線管理人員的“試金石”,從這裏已經走出了中心站長和車站站長。
在七年的工作中韓驍獲得城投集團、地鐵集團、運營公司先進稱號十餘次,所帶領的集體也多次被評爲先進集體。在地鐵工作的七年裏,他在工作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着自己的青春。致青春,他無怨無悔,韓驍正是通過這日常工作中的點滴實幹托起他心中的“中國夢”、“地鐵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