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劉苗,31歲,天津港勞務發展有限公司盛港聯盟國際管理部維修隊隊長。
劉苗,天津港勞務發展有限公司盛港聯盟國際管理部維修隊隊長,也是這個青年文明號集體的負責人。作爲一名80後青年隊長,他沒有因爲一線工作的艱苦而降低自己的熱情與夢想,他積極進行科技創新,帶領着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年輕團隊,用青年人敢想敢做的熱情與執着,將自己開發的科技軟件融入到了的傳統的維修工作中,用80後的特有方式譜寫出當代青工的青春風采。
一、鑽研業務,崗位技能突出
作爲一名技術帶頭人,他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現場實踐經驗,勤於學習、善於創新,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問題分析能力。他分階段爲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深入研究專業知識,將集裝箱固定裝卸設備電氣控制、機械結構、液壓控制等方面有機結合,積極朝向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在主攻自己專業的同時他也廣泛吸收諸如職業心理學、經濟管理、哲學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他注重自身知識結構的完善,虛心向技術專家請教,將設備的電氣控制系統和液壓控制系統及機械結構知識融會貫通,掌握了一套快速判斷分析並處理集裝箱裝卸設備在線故障的方法。他承諾爲碼頭一線生產提供24小時的技術保障,每當接到現場的設備難點重點故障求助電話時,他總是能夠提供快速處理方案,在遇到大型設備故障時,他一定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人員進行搶修,爲設備快速恢復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作爲一名隊長,一名團隊帶頭人他深知身先士卒可以率人的道理,維修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在遇到酷暑嚴寒、雨雪天氣或者疑、難、險、重工作時,隊長、組長必須在現場,直到工作順利完成。酷暑夏日空氣中翻騰着熱浪,他每天和隊友們戰鬥在現場,一項工作完成了他又趕赴另一個工作地點。冬日,寒風在碼頭上顯得更加刺骨,他只有戴兩層手套才能保證雙手不被凍僵,能夠正常使用維修工具。他就是這樣用非凡的毅力揮灑着青春。
多年來,他專注於工作,理論聯繫實踐,已經成長爲一名維修行業的行家裏手,得到了公司各級領導及同事的認可。他參與的QC課題“岸橋滑輪軸取出器研發製作”和“提高場橋垂纜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率”兩個項目,獲得了交通部頒發的優秀獎。他通過長時間總結隊伍成長週期規律和實際工作流程需要,創新性地撰寫了“CCMM移動平臺維修標維修準化輔助系統方案”,在此基礎上整合維修隊人員力量,自主研發了一款應用在安卓移動平臺的應用軟件“CCMM”,它將移動平臺概念和維修標準化有機結合起來,軟件內包括現場安全、在線維修、工藝流程、技術文章四個模塊。目前,此款軟件在試用階段取得了推進維修隊工作進程標準化、有效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維修技能,使現場安全和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控制的效果。他創新性地嘗試進行白班維修班組技能改革工作,在維修隊隊內首先進行全員輪訓,輪崗在員工具備紮實的基礎業務技能的基礎上,根據員工的職業性格,興趣取向及個人意願將員工分配到不同班組及相適應的崗位,採取針對性的培訓使員工專注深入研究某一個領域,使員工的業務技能做到特長突出無明顯漏洞。以上舉措有效的提高了維修隊整體技能水平。他在關注員工技能增長的同時,也積極組織開展班組管理論壇、創新創意比賽、演講比賽、愛心傳遞、體育比賽等活動,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使員工逐漸成長爲技術型、理論型、管理型的複合型人才,爲公司業務發展壯大做好人才儲備。
二、注重管理,夯實基礎工作
作爲一名團隊帶頭人,他在工作中緊密圍繞公司經營中心,不斷提升隊伍管理水平,實現連續一年安全生產無事故,船舶動態兌現率100%。其中月度岸橋/場橋故障平均排除時間(MTTR)分別達到13.28分鐘/次和12.9分鐘/次。岸橋/場橋平均故障間隔箱量分別達到3260箱/次和6986箱/次,均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
作爲一名隊長他深知重擔在肩,順利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確保員工人身安全及設備安全是重中之重。他堅持每天進行現場巡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糾正,善於總結分析,時刻掌握現場安全的脈絡。他利用安全例會及工餘時間加強員工安全教育,理論聯繫實際,在詳細講解操作規程和分析相關事故案例的同時,他會帶領員工深入現場,模擬案例當時環境情況,親自演示正確的處理方法。有效提升了員工的安全意識。對於習慣性的違章,他深入分析施工工藝的合理性,以QC課題等形式攻堅克難不斷改進操作工藝,例如,他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員工在進行場橋大車制動器調整時站在接近3米高的平臺,經常不正確佩戴安全帶,他通過了解具體情況認真分析發現,由於受環境限制,如果按照操作規程佩戴安全帶對於正常操作確實有大的不利影響。對於這個問題他立即組織對內骨幹,設計製作了叉車專用托盤,改變施工工藝,提高其安全性、合理性、徹底杜絕了違章行爲和安全隱患。他帶領的岸橋維保組榮獲天津市工礦系統安全生產優秀班組榮譽稱號。他關心團結同事,凝聚團隊力量,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圓滿完成了發包方下達的各項生產任務,爲公司樹立了良好的服務口碑。他根據維修隊的崗位特點,實施績效改革,系統梳理各項具體維修項目,以項目的技術含量和完成時間及勞動強度爲標準制定項目工時,績效獎金實行組內按工時分配,組間先進評選結合崗位晉升機制,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激發員工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三、樹立品牌,打造優秀團隊
作爲80後隊長的他,帶領全部由80後、90後青年員工組成的團隊,勇挑重擔,敢於負責。他發揮自身優勢,深入員工心理,結合員工普遍存在的創造力強、理解能力強、自尊心強、個性張揚、工作生活壓力大、相對抗壓能力較弱等特點,創新工作方法,不單純的依靠各項制度約束和規範員工的行爲,更多的從員工情感角度出發,深入挖掘員工自身潛力,大膽放權,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他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我們希望員工有更好的工作表現,爲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那麼最好的辦法是對他們更好一點”。
他帶領的維修隊內高素質的維修人員保障了日常維修工作的有序完成,真正實現了“優質、誠信、創新、共贏”的維修質量方針。同時,維修隊本着“敢創新,落實處,安全管理不放鬆”的原則,持續狠抓安全管理力度。他帶領維修隊與發包方在安全管理的具體操作和實施方面加強合作,同聯盟國際碼頭有限公司聯手舉辦多項技術比武活動及員工家長座談會,真正從多角度、全方面實踐“大安全觀”理念,做到安全管理工作無死角。
作爲80後的傑出青工代表,他曾榮獲天津港集團公司“十大傑出青年”、濱海新區建設模範、天津港集團公司“十、百、千”工程崗位能手、天津港集團公司優秀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他帶領的維修隊曾獲得2012年度天津市“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2011、2012年度交通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2012年度五四紅旗團支部;2011年度天津市工礦系統安全生產優秀班組;2013年度集團級津港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並連續五年獲得集團和公司級先進集體。
劉苗在本職崗位上發揮着自己的光和熱,以自己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心帶領一個激情的團隊,在碼頭生產的第一線拼搏着、奉獻着,用“青春夢”托起“中國夢”,爲港口貿易發展保駕護航,爲天津建設成爲北方最大貿易中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