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第14個“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題是“急救與道路安全”。調查顯示,57%的交通事故死亡發生在車禍後的最初幾分鐘,事故旁觀者急救是挽救生命的第一步。全球急救參考中心倡議,應要求每名想要考取駕照者參加急救培訓、掌握急救技能,並建議在每輛車內均配備急救箱。
市應急辦專家提醒在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受傷時,現場處置應該注意的事項:一是救援環境安全對施救者及傷員同等重要,若環境不安全一定迅速撤離。二是對呼吸心跳停止或有活動性出血者要立即現場救援,不要等待救護人員到達後再救援。三是對有骨折患者要科學搬運,不可揹負、不可抱持、不可盲目拖拽。四是對開放性骨折、臟器脫出患者現場不可還納,不可整復,可原位固定,接受過急救培訓的人員可使用臟器脫出包紮法包紮脫出的臟器。五是體內有異物刺入的患者現場不可取出異物,接受過急救培訓的人員可使用異物固定包紮法包紮傷處及異物,然後轉送。六是傷情嚴重的傷員,應就近送往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搶救。
昨日,市政府應急辦聯合市衛生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門組織了一系列宣教活動。系列活動主會場設置在和平區和平路與濱江道交口,現場向市民發放宣傳材料,並進行專題簽名活動,承諾“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主動避讓急救車輛”。同時,衛生和急救專家、天津藍天救援志願服務隊走進河西區誼城社區,免費爲居民進行義診,手把手教授急救常識和自救互救技能。30名熱心網友走進市急救中心進行參觀,接受應急救護技能培訓。有關部門開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聯合拉動演練,爲中秋、國慶“兩節”交通高峯期和道路雨雪霧災害情況做好急救搶險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