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沒辦法的,只得下次把價格記住了。”本市一所高校大一新生小何無奈地對記者說。記者隨後在採訪中發現,部分坐落在高校內的小商店所售商品沒有實行明碼標價,令大學生們不能明明白白消費。
“學校裏的小商店好多食品並沒有明碼標價,購買時都要向店員詢問價格,很麻煩,尤其是晚上下自習,買東西的人一多,店員也就無暇回答價格了。”一名大學生這樣告訴記者。記者走進一所高校的商店,看到各種商品堆放在貨架上,並不是每種商品都標明瞭售價。只見一堆餅乾沒有劃分品種,只是簡單地放在一起,貨架上有一張破舊不清的價格紙,上面寫着4.5元,可當記者拿起其中一種餅乾去結賬的時候,店員卻收了5元。“這種情況我遇見的多了,但礙於面子,既然拿來了也就不好意思再放回去。”小張同學說。
記者又走訪了多家這樣的小商店,當問及店員爲什麼不把商品都標上價格呢?店員只是簡單地說道:“我們這是小本買賣,沒想那麼多,也沒這個必要吧,學生問告訴他們就是了。”但採訪中許多大學生表示,即使是學校裏的小商店,也應該讓人明明白白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