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月8日到11日,日照市嵐山區東潘漁港內漁民連續捕撈三條鯊魚,兩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鯨鯊,最重的一條達12噸。三條鯊魚均在上岸兩個小時內以每斤10元的價格被賣掉。9月14日—17日,本報記者調查發現,鯊魚捕撈、加工和販賣背後,是一條各方獲得好處的利益鏈。
捕鯊漁網被掙裂,兩小時纔捕獲
“別看鯨鯊個頭那麼大,它們在海裡其實很老實,一旦被漁網纏身,就出不來了。”9月14日,日照嵐山區一位老漁民告訴記者,鯨鯊進入漁網之後,一直是逆著漁船航行方向往漁網裡面鑽的,因為身體較長,無法掉頭游出漁網,也不會劇烈掙紮,所以捕撈難度不大。
9月11日上午,日照嵐山區東潘漁港碼頭,有漁民捕撈到了兩條鯊魚並迅速轉賣。而此前,9月8日上午7點多,一漁民出海捕魚時捕獲了一條12噸的鯊魚。有漁民證實,漁船靠岸後以20萬元的價格賣掉。
東潘漁港的知情人士葛先生透露,11日凌晨1點左右,捕撈船在返航途中發現有鯊魚,船上都有魚群探測器,感應到海裡的鯊魚就開始下網捕魚。
“魚太大了不好捕,從1點左右下網,到3點左右纔將魚捕到。”葛先生說,“魚當時肯定是活的,一直在掙紮,拖得船都來回晃,挺嚇人的。由於魚的力量太大,漁網都被掙裂了。”
記者11日曾在碼頭東南角找到了捕獲該鯨鯊的漁船,位於船尾位置的魚艙已經受損,有人正用電焊對其維修,該船為450馬力的鐵殼船。
據悉,3.52噸鯨鯊被捕撈上來時,鐵殼漁船上用於鉤吊漁網的吊塔根本無法承受鯨鯊的重量,最後是用繩子將鯨鯊捆綁後拖回岸邊的。漁網也因為捕撈鯨鯊四分五裂,一張漁網價值一般都在萬元左右。
多運往福建浙江,進行加工銷售
記者了解到,9月8日和11日,三條鯊魚被拉上岸後,均在兩個小時內被中間商收走。
9月14日上午,東潘漁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嵐山區有兩家收購鯊魚的加工點,捕撈到鯊魚以後,船長一般會在漁船靠岸前通知當地收購商前來收購。
因為渠道暢通,鯊魚經過簡單加工後會被運往外地。經過多方調查,記者了解到,第一條重達12噸的鯨鯊在9月8日7點多被收購後,在嵐山本地冷藏廠簡單冷藏,運往浙江溫州一帶。而9月11日捕撈上岸的兩條鯊魚,其中一條在本地加工廠內被肢解,另一條被運往浙江臺州。
9月11日,本報記者趕赴肢解鯨鯊的加工點,正好看到工人正在作業,鯨鯊的內髒、魚皮和魚骨被分別剔出。9月14日,記者再次來到這家加工點,廠區內散落著一堆普通魚類加工器具,加工點老板貼出的聯系方式也被撤下。
據當地居民反映,該加工點從事鯊魚加工業務已經超過10年。
漁民劉先生前年親眼目睹一條鯨鯊被捕,他介紹說,嵐山本地沒有捕撈鯊魚的傳統,被捕撈上來的鯊魚多半被運往南方的福建和浙江,在那裡有更加精細的產業鏈條,嵐山只能算是鯊魚銷售鏈條的開端而已。
當地一位從事多年漁業加工的知情人士透露,收購商一般會將體型較大的鯊魚運往浙江溫州等地,進行進一步加工。體型較小的鯊魚多半會在本地即被肢解,皮、內髒、魚翅和肉會分別被不同的收購商收走。
魚翅每斤至少2000元,魚肉最便宜
“鯊魚全身是寶。鯊魚肉經過醃漬加工運往南方餐飲機構,魚骨可以藥用,魚皮可以加工成高檔皮具,魚肝則可以加工成魚肝油。”這位知情人士說。
漁民蘇先生曾在2006年前後捕獲一條10000斤左右的鯨鯊,當時鯨鯊每斤纔6元。而目前嵐山當地的價格漲到每斤10元。
而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鯊魚種類繁多,根據其鯊魚翅價值不同,價格差別很大,最便宜的鯊魚每斤僅有兩三元。
鯨鯊是收購價格最高的鯊魚。收購商以每斤10元的價格購進鯨鯊後,經過肢解,魚翅、內髒、魚皮、魚骨和魚肉等部分分別出售賺取差價。
魚肉是鯊魚身上價格最低的部分,魚翅是價格最高的部分,根據魚翅品質不同,價格不會低於每斤2000元出售。
整體算下來,每條鯨鯊的純收益在50%以上,鯨鯊越大收益越大。遇到個頭較大的鯨鯊,光部分魚翅就能夠賺回成本。據悉,一條長度超過1米的“天王翅”就能夠賣到20萬以上的高價,而這種魚翅只有鯨鯊身上纔會有。
記者走訪調查了4天後發現,沿海的三個碼頭每年都會有誤捕鯊魚的情況出現,其中鯊魚的種類各異。而從事鯊魚收購的產業早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形成了。
本報記者調查鯊魚捕撈四大疑問——
處罰違法捕鯊,難在哪兒
圍繞著這三條鯊魚的疑問仍未散去。短短4天時間為何會有3條鯊魚被捕撈?故意捕撈行為為何難以被處罰?幾天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詳細調查。
鯊魚為何頻被捕撈?
“今年山東地區氣溫較高,14日、15日、16日三天最高氣溫接近30℃。導致鯨鯊的洄游日期後延了。鯨鯊在開海時正好游到日照地區,這也是被捕撈的原因之一。”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副教授王亞民介紹。有漁民告訴記者,由於要在游動中不斷捕食,鯨鯊的游動速度十分緩慢,平均每小時不足10公裡。主要在淺水層活動,距離水面只有約5米。
“鯨鯊在海裡跑不過漁船,漁船拖著網就能追上。”一漁民告訴記者,捕撈鯨鯊一般都用浮網。
捕撈了三條鯊魚的漁船行進速度遠超鯊魚的速度。加之現在漁船在捕魚過程中多是兩條鐵殼船只協助作業,長達近百米、深達10米左右的漁網很容易捕撈到鯨鯊。
是誤捕還是有意捕撈?
據現場拍攝照片和知情人士透露,9月8日捕撈的鯨鯊魚鰭損傷嚴重,眼睛失明。9月11日捕撈的鯊魚其中一條尾鰭折斷。3條鯊魚在上岸後都已死亡。
記者采訪了解,只有一條確定是有意捕撈的,其餘兩條是有意還是誤捕的疑問依然沒有定論。三代都是漁民的劉先生認為是誤捕:“鯊魚在嵐山沿海並不常見,捕撈鯊魚收益是很大,但同時稍有不慎船體和漁網都會有所損失。”
由於缺乏必要的證人,這個問題暫時無法取證。有漁民說,遇到死傷的鯊魚,難免有人想把它撈上來。
漁民放掉鯊魚損失誰來賠?
王亞民表示,捕殺、運輸、販賣鯨鯊是違法的。漁民遇到鯨鯊,無論是活的還是死的,都要及時讓漁政部門來處理。
讓漁民疑惑的是,如果鯊魚誤入漁網,需要破壞或放棄漁網纔能解救鯊魚,那損失誰來賠?
日照市漁政監督管理處表示,因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和地方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受到損失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補償要求。經調查屬實並確實需要補償的,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調查取證為何難?
一位從事海產品收購的知情人士分析,一條鯊魚可以獲利數萬元,而一張網只有萬元左右,如此大的收益,少數漁民鋌而走險故意捕撈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調查取證困難,直接導致了故意捕撈鯊魚的違法行為難以得到處罰。記者了解到,這3條鯊魚上岸之後就被迅速轉運。沒有相關現場和目擊者指證,相關部門很難對違法行為進行取證。(本報記者李清見習記者趙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