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第二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正式開始,600多位來自國內外金融機構、航空公司、產業協會的高管和專家們,將圍繞“中國航空金融的真實成長與挑戰”主題,進行爲期2天的深入交流。從論壇獲悉,截至目前,通過東疆保稅港區完成租賃的飛機已達246架,約佔全國飛機租賃業務90%左右的市場份額,天津已成爲中國航空金融中心城市。稿件統籌張河先
我國近九成飛機租賃在東疆完成
2009年12月,兩架波音B777F型飛機順利抵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按要求辦理通關手續後,飛往廣州交付南方航空公司使用。這標誌着天津首單飛機融資租賃業務在東疆保稅港區順利完成,也代表着中國航空金融產業開始在東疆破冰。
“一般來說,一個成熟的航空市場中的機隊組成應爲1/3自購、1/3融資性租賃、1/3經營性租賃。這是企業財務的需求。”東疆保稅港區國際航運和金融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李暉表示,首先,航空公司的財力無法全部自購飛機。另外,航空公司可以通過經營性和融資性租賃進行輕資產運作。在國際上,飛機租賃業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運作模式、法律框架、稅務安排等。但當它剛進入中國這個新興市場時,卻常常與我國的法律法規不相適應。而東疆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影響國家稅收、不違背現行法律的情況下,讓整個業務流程更適應航空租賃這種商業架構。
在昨天開始的第二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上,來自航空產業各領域的專家圍繞“金融”、“未來”、“挑戰”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根據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近年來,東疆的飛機租賃業正在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長,今年,東疆交付的飛機預計將達到120架,其中空載25噸以上的大飛機約佔六成。截至目前,通過東疆保稅港區完成租賃的飛機已達246架,約佔全國飛機租賃業務90%左右的市場份額,天津已成爲中國航空金融中心城市。
“東疆保稅港區所擁有的政策優勢,讓它具有發展航空金融產業的先天優勢。尤其是在國家發改委、海關等部委,以及天津市政府的共同推動下,政策的實施效果非常好。”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錶示,“在政策優勢基礎上,濱海新區擁有像空客、中直這樣的飛機制造龍頭企業,也聚集了衆多航空製造配套企業,這就使天津擁有了強大的航空產業基礎,這也是東疆發展航空金融的先天優勢。”
探索其他領域創新業務
打造中國租賃業聚集中心
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爲國務院批准的中國唯一飛機租賃試點區,在國家賦予的優惠稅率安排、優先借用外債指標、出口退稅等政策支持下,東疆飛機租賃業務發展速度快速提升,並先後創造了20餘個新的融資和租賃結構。截至目前,東疆累計註冊租賃企業501家,其中5家爲國內外總部型飛機租賃公司,飛機租賃資產總額約106億美元。
除飛機租賃外,東疆也在探索其他領域的金融創新業務。目前,已完成船舶租賃44艘,飛機發動機9臺,首單7條海工船租賃出口退稅業務,並在保稅租賃、離岸租賃、出口租賃、資產轉包租賃等多種業務結構上都實現了突破。“除了飛機租賃以外,租賃市場中還有很多市場商機可以挖掘,如船舶、海洋工程結構物等,未來我們也將進一步推動國際船舶租賃市場體系的建設,推動海洋工程結構物的租賃業務,讓東疆成爲中國租賃業的聚集中心。”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忠東表示。
“東疆的發展目標是成爲中國,乃至全球的飛機租賃中心。”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忠東說,中國的航空金融將從東疆開始崛起,他不僅非常看好中國航空金融業的未來,更看好東疆在世界航空金融市場上的發展潛力。稿件統籌張河先
受津產空客觸動
中國航空金融在東疆破冰
“東疆的定位是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最初,我們的目標是發展與船舶相關的航運上游產業,比如船舶租賃、船舶保險等業務,也一直在爲這個事情努力。但2009年,首架津產空客的交付,讓我們意識到中國的航空金融產業更急需發展。”張忠東告訴記者,在天津總裝線上生產的第一架空客A320雖然交付給了四川航空,但卻是由外國的一家飛機租賃公司購買,然後租給四川航空公司使用。“中國生產、中國使用的飛機,卻把租賃這個環節放在了國外,這讓我們觸動很大。回來以後做了調查,覺得飛機金融這塊業務更需要往前推,於是就集中力量專攻這個領域。”
受津產空客的觸動,東疆保稅港區開始鑽研飛機租賃業務。2009年12月,在東疆所搭建的平臺上,工銀租賃、南方航空共同完成了價值3.2億美元的兩架波音B777F型飛機的融資租賃業務,實現了中國首單保稅進口飛機租賃業務,成功開創了一種新型的飛機租賃模式——“中國SPV模式”,填補了中國航空租賃業的空白,中國航空金融從此起航。
未來中國航空金融產業東疆仍將扮演重要角色
在論壇上, 600多位來自國內外金融機構、航空公司、產業協會的高管和專家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在他們的眼裏,剛剛開始崛起的中國航空金融產業,將面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未來,而東疆無疑將在中國航空金融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稿件統籌張河先
和東疆一起打造中國租賃模式
中國飛機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劉晚亭
“中飛租是落戶東疆的第一家外資飛機租賃公司。雖然未來會有很多操作中的困難需要克服,但我們還是決定在東疆落地,主要因爲我們看好國內保稅結構以及東疆飛機租賃的大環境。”中國飛機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劉晚亭告訴記者,作爲東疆首家外資飛機租賃公司,業務開展過程中從商務部覈准、海關、外管等很多環節所涉及的每一個問題都無先例可循,在過去幾年裏,中飛租和東疆管委會一起持續創新,創造了在中國保稅區開展外資公司的飛機租賃業務的新模式。“到現在我們已有約20架飛機在東疆交付。並且有好幾個項目,具有中國航空金融領域的標誌性突破意義。”
“現在,海外做飛機租賃的很多跨國公司都知道東疆保稅港區,說明東疆已經得到了國際飛機租賃業的關注,我們非常看好東疆模式,看好中國的飛機租賃市場。我們很願意和東疆保稅港區及相關單位一起創新,把中國的保稅租賃結構做大,爲中國的航空金融產業發展做貢獻。”
行業發展環境需進一步“鬆綁”
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翀
“目前以東疆爲代表的我國飛機租賃業正在快速發展。不過,未來中國飛機租賃業務如何做大做強,還將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翀告訴記者,以往,國銀租賃開展的飛機租賃業務主要在境外,如愛爾蘭等傳統的飛機租賃聚集地,隨着東疆政策環境的優勢日益顯現,國銀租賃開始嘗試藉助東疆的平臺開展飛機租賃業務。目前,國銀租賃已經在東疆有27家項目子公司,已經完成了14筆業務,業務量超過5億美元。
王翀表示,中國航空租賃業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在融資渠道、稅收、監管以及專業型人才等方面,進一步創新、改革。“希望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在監管、稅收、法律等方面給予航空租賃業寬鬆的政策支持,提升國內金融租賃公司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針對航空租賃業務期限長且主要以外幣計價的特點,希望監管部門能夠放鬆對金融租賃公司發行債券的行政審批,進一步放寬對金融租賃公司的外債管理,支持金融租賃公司拓展境外融資渠道,並給予一定的對外擔保額度。”
人才是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
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總裁陶梅
“飛機租賃作爲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涉及金融、會計、國際貿易、保險、法律、航空等諸多領域,特別是隨着交易模式不斷創新,交易結構越來越複雜,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去完成。”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總裁陶梅認爲。作爲快速成長的新興行業,從事航空金融業務的中國金融租賃公司面臨從業人員從業時間短,專業經驗缺乏,國際化、市場化能力不足等突出矛盾,對專業人才數量和質量的渴求強烈,而尋求具備綜合素質的複合型人才更是難上加難。“隨着中國飛機租賃業進一步開展,人才隊伍建設的好壞將成爲行業能否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