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愛,讓六千孤貧患兒圓“心”夢
—— “泰心”醫院醫改10年救治先心病兒童的調查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建院10年來,始終堅持“博愛、濟世”的院訓,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率先改革,探索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先後開展多項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慈善救助項目,至今已使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名先心病孤兒和困難家庭先心病患兒充分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實現了擁有健康心臟的夢想而重獲新生。
滿腔摯愛送去一個個“心”生
昨天上午,記者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七樓愛心病房見到了第6000例被救治的先心病患兒李健。依偎在母親白志玲懷裏的李健比較怕生,不過虎頭虎腦的小傢伙紅潤的臉蛋表明了他正在逐漸康復。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的李健今年7歲,“百歲”後家人發現其感冒後總愛發高燒,便帶他到當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他患有一種名叫法洛氏四聯症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當時他走一米多的路就得蹲下氣喘,嚴重時全身發紫。”白志玲告訴記者。而且由於長期缺氧,李健有些智力低下,一直未能和正常孩子一樣上幼兒園及上學。
看着孩子病得難受,李健父母當然很心疼,但所患的病需做手術,手術費對這個貧困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我們都是農民,家裏就有幾畝地,靠務農和打零工賺錢,家裏一年收入才萬八千元,而治療費用就要十萬元。”白志玲說。
今年7月中旬,一個好消息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心”的希望。經當地民政局通知,白志玲參加了由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聯合開展的愛“心”行動項目,得到免費治療機會。上週三,李健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成功接受了免費根治手術。
“我們來了他們就給孩子做檢查,全都先濟着我們,整個過程連手術到出院才半個月就全部完事了。”白志玲高興地跟記者說道,“這裏的大夫護士都特熱情、非常好,孩子有點病情變化他們就過來看看,而且孩子住院、手術、一日三餐全部免費。”白志玲說,孩子正在康復中,半年後再複查一次,今後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而且醫生說智力情況也會因病情緩解而逐漸好轉,“大概明年9月1日,孩子就能去上學了。”
而像李健一樣,被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全院職工上下一心,用全部的愛溫暖着、治癒着的一顆顆受傷的“心”還有很多。他們重獲新生,開始了人生第二次起跑。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自建院伊始,通過與各級民政部門和國內外慈善組織合作,開展“明天計劃”、“愛佑童心”、“愛心希望”、愛“心”行動、“愛心助醫行動”、“愛心救助工程”、“麥基金”、“生命的禮物”等一系列救助孤貧先心病兒童的愛心行動,截至目前,已成功手術救治先心病孤兒和困難家庭先心病患兒6000名,創造了國內單一醫院救助孤、貧先心病患兒的紀錄,其中受益患兒最小的僅一個月,最大的18歲,覆蓋12個民族,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
這些孤貧兒童都患有不同種類、程度不同的先天性心臟病,其中大部分患有較爲嚴重的複雜先心病,醫院不僅爲患兒們配備了最精銳的醫護力量和最先進的診療設備,還給予其無微不至的照顧——從孩子們入院到出院,從會診、醫療方案的制訂到一系列生活細節的安排,併爲孩子們提供衣服、玩具、營養均衡的配餐以及24小時專人守護。院長劉曉程率領愛心醫療隊遠赴青藏高原,爲術後患兒隨訪複診併爲當地的孩子實施免費先心病篩查,足跡遍及15個州縣,行程達5000多公里,搭起了內地與青藏高原間愛心救助的橋樑……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的無私善舉像一個按鈕,啓動了社會各界的愛心鏈條,從居委會大媽到共和國老部長,從國際義工到在校學生,從工商界愛心人士到國際企業員工……不同年齡與職業、不同國籍與信仰的人們匯聚到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照料孩子們的生活,給他們彈琴、唱歌、講故事、做遊戲,使病房變成了充滿愛的家園。
先心病篩查創天津模式
篩查60萬兒童
先心病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先天出生缺陷類疾病,居本市5歲以下兒童死因首位,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2004年8月,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聯手天津市婦兒保健中心在全國率先啓動兒童先心病篩查項目,利用婦兒保健三級網絡,以定點篩查和流動篩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創了兒童先心病篩查的天津模式。
到2009年,實現了對天津市當年出生兒童的“零網眼”篩查,使本市成爲全國唯一做到新生兒先心病“零網眼”篩查的省級單位。截至2013年9月,篩查兒童已達到60萬名,檢出先心病陽性率26.1%。,遠遠高於傳統報道的6%。至9%。,使有手術指徵的患兒得到了及時手術。
2011年8月,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又與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合作,走出天津,先後到內蒙古自治區、河南省、遼寧省開展先心病篩查工作。兩臺配有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篩查車在2年的時間裏,爲16629名貧困家庭兒童進行了免費心臟檢查,併爲有適應證的患兒及時手術。今年10月,該院計劃聯合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還將啓動對山西省貧困家庭兒童的先心病篩查和手術救治。
先心病篩查工作不僅可以使先心病患兒獲得及時診斷和治療,而且爲兒童心臟發育狀況的普查和統計取得了翔實的寶貴資料,爲先心病流行病學研究做出了貢獻。
播種醫改“試驗田”10年探索
公立醫院管理新體制
作爲醫療衛生服務的終端,公立醫院集“看病難、看病貴”等矛盾於一身,是每次醫改都繞不開的“堡壘”和“重頭戲”。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從2003年9月開院伊始,就打破傳統的行政體制,定位自身爲無行政級別的事業單位,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治理結構。醫院資產的所有權歸開發區管委會,醫院具有獨立法人地位,擁有管理和經營權,實行院長負責制;取消事業編制,實行全員聘任制,破除幹部終身制,用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並根據自身事業發展需要,科學合理覈定人員編制;醫務人員的收入不與開藥、檢查及業務收入掛鉤,而是與工作的質、量、技術難度、牀位週轉率及患者滿意度等指標掛鉤,從根本上杜絕了紅包、回扣等現象,使醫務人員通過爲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合法而有尊嚴地獲得物質利益。
10年來,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爲百姓提供質優價廉的基本醫療保障,爲全國所有省市區的7萬多名患者實施了心臟外科手術和內科介入治療;推行臨牀路徑,規範醫療管理,使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至2013年的7.6天;醫院於2004年即主動與市醫保局聯手實施單病種結算,降低醫療費用,堅持合理用藥,降低藥費支出,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據天津市醫保局結算中心統計,醫保支付金額比天津市平均結算金額降低了19.6%,患者個人擔負金額平均降低了37.6%。該院心外科手術和介入治療費用爲全市最低。100%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實現護理信息系統與移動護理的完全對接。
國家統計局城調大隊和天津市衛生局紀檢組對天津市48家醫院出院患者入戶調查顯示,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綜合滿意度爲100%;市衛生局定期委託第三方對全市二級以上醫院進行患者綜合滿意度調查,該院的羣衆綜合滿意度均在前3名。本報記者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