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山西地形地貌特殊、各種氣象災害頻發易發多發。在大氣探測崗位工作5年、天氣預報一線工作24年,自2001年以來承擔山西省氣象臺天氣預報技術把關工作的苗愛梅,深知所擔負的責任重大。
2009年11月8日6時,經過認真研究和分析後,苗愛梅再次肯定了自己對山西將會出現一次罕見的持續大範圍雨雪降溫天氣過程的判斷。在當日與中央氣象臺會商和全省天氣會商時,苗愛梅提出:“8日夜間至12日,山西將出現持續性的降溫和雨雪天氣過程,過程降雪量在10毫米至30毫米之間,部分縣市達到30毫米以上”的預報意見。預報一出,引起震動。如此大的降雪量級,預報難度和壓力都很大。
時間流逝,天氣系統的發展一步步證實苗愛梅的預測。10日14時,山西省已有32個縣(市)降雪量達10毫米以上。14時23分,堅守崗位多日的苗愛梅簽發了山西曆史上第一個暴雪紅色預警。山西省氣象局立即向省委、省政府報告,建議省政府啓動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8時,山西省啓動了歷史上第一個暴雪氣象災害Ⅰ級應急預案。12日下午,暴雪過程結束,全省有94個縣(市)的降水量達歷史同期最大值,與苗愛梅的預報相吻合。在這次山西曆史上罕見的暴雪災害中,由於預報準確,預警及時,服務有效,全省無一人因災死亡。
此次重大極端天氣預報的成功,得益於“山西省中短期氣象災害預警系統”的技術支撐。
自2004年起,苗愛梅全身心投入“山西省中短期氣象災害預警系統”項目研發中。在她的帶領下,該系統於2006年研發完成,在山西省氣象臺實現準業務運行,2008年通過山西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鑑定並在全省推廣應用。
該項目針對山西氣象災害的天氣氣候特徵,通過對中期、短期、短時、臨近預報預警方法的研究,建立了12種氣象災害的預報預警模型和流程,實現了預報預警的客觀化、定量化,從定時輸出天氣預報產品到隨時按需輸出客觀預報預警信息。
該系統在山西省運行三年半,發佈各類預警信號和重要天氣信息225期,預警信號命中率達92%,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氣象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此外,苗愛梅主持完成的“山西省主要河流流域面雨量預報業務系統”項目,自2000年建立並投入運行以來,準確預報了數次暴雨和強降水天氣,確保了廣大羣衆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苗愛梅與她的同事們一起,先後爲風雲3A和3B衛星的成功發射提供了現場預報服務,爲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等重大活動的成功舉辦提供了保障。
她精湛的預報技術,一次次讓同事和外界折服,他們讚美說:“苗愛梅人如其名,淡雅,質美,經過冰雪洗禮,暗香涌動。”
然而,苗愛梅從未因在預報工作實踐中取得成功而停止科學研究。她認爲,科研貴在爲實踐服務。自1993年以來,她主持完成課題27項,全部投入業務使用,並獲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
她說:“預報、科研就是我前行的動力,不辛苦不疲憊,人就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付出,就有回報。
苗愛梅以對預報科研工作的無限熱愛和對氣象事業的無私奉獻,收穫了山西省“三八”紅旗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中國氣象局優秀天氣預報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氣象服務先進個人、山西省科技奉獻先進個人一等獎等稱號,先後獲得各項獎勵55次。
榮譽紛至沓來。作爲山西省氣象部門領軍人才、2012年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苗愛梅卻不敢有片刻停歇。
苗愛梅說:“成績是團隊的,我僅做了該做的事情。我會倍加珍惜國家和單位爲科技人員,特別是預報員提供的良好工作環境,抓緊時間再做更多的事情,無悔於對預報、科研工作的選擇。”
(來源:氣象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