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十一”長假剛剛結束,人們議論假期生活的時候都說“哪兒都人多”。商場人多,路上人多,景區人更多。結婚的人多,隨禮的人多,其實鬧彆扭的人也不少。因爲假期裏家庭成員特別是夫妻間相處的時間長,再加上聚會多,家務多,平時積累的矛盾快速爆發。夫妻間出現了問題,不少當事人並沒有理智處理,而是選擇“離婚了事”。所以,在長假過後第一天,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的夫妻遠遠多於平時。截至昨天下午17:00,昨日全市辦理協議離婚285對,接近平時的3倍。爲了避免“衝動型”離婚的發生,一些區縣還採取了“限號”的方式。稿件統籌鄧晶龍周白石
“春節和國慶節長假過後,一定會出現個離婚的小高峯。”有經驗的民政工作人員都有這樣的感受。爲什麼放假了夫妻們卻吵得厲害了呢?市民政局婚姻處副處長朱峯認爲:這與一些夫妻不會溝通,不善於解決問題有很大關係。有了相處的時間,反而讓雙方產生矛盾,吵架的頻率增多,又不知道怎樣處理矛盾,就簡單地選擇離婚。
案例1
結婚剛剛半年多
一個長假就離了
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結婚才半年多的市民李青就和老公辦了離婚手續。這個國慶長假是二人婚後經歷的第一個“共同假期”。李青的安排是和老公出門旅遊,可對方決定“在家宅着,最多和朋友們聚個會”。李青想起結婚前每次有假期二人都一起出遊,對方也沒覺得人多和麻煩,可結婚後就不一樣了。於是,二人開始爭執。最後兩人好不容易商量好了在近郊玩兒兩天。可是,一路上李青覺得對方沒照顧好自己,創造的驚喜不夠多,安排的線路不夠合理……總之不如婚前讓自己滿意。對方也認爲李青帶的東西不夠全,在自己需要的時候不會幫忙……總之不符合好老婆的要求。二人就這樣吵了兩天,回家以後又因爲做家務不能配合,到雙方家裏參加家庭聚會語言不當等問題將爭吵繼續升級。最終,兩個人都覺得這樣過真沒意思。和自己對婚姻的想象完全不一樣,於是提出離了算了。
案例2
多年積下的矛盾
假期當中被引爆
年輕夫妻因爲在假期裏找不到戀愛的浪漫而爭執,中年夫妻也在假期裏因爲積壓的情緒被引爆而決定離婚。市民陳均在長假後第一天領了離婚證,準備再去外地做生意。他說:“雖然心情有些不好,可也有種釋放壓力的感覺。”陳均和前妻已經結婚15年,這幾年生活中各種矛盾不斷。爲了避免爭吵,陳均選擇和朋友到外地做生意,一年回來幾次,夫妻見面少了,爭吵也少了。可是,今年長假回來,因爲生意不好賠了不少錢,對方就開始抱怨,這讓陳均覺得很煩。再加上假期裏親戚結婚、老人生病等事情,夫妻倆在處理事情上有分歧,於是家庭火藥味十足。二人的矛盾衝突從眼前事發展到結婚以來的各種“心理不平衡”,甚至被懷疑已經有外遇……吵架的“級別”不斷提升,雙方都覺得“實在過不到一起了”。
分析
夫妻雙方“以我爲主”
假期有了“吵架”時間
朱峯分析說,夫妻之間原本就有各種差異,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同,很多夫妻在相處時並不是認同和理解對方,而是一定要讓對方服從自己的觀念和處事方式,並且以對方是不是“聽話”,是不是關注自己的感受作爲“愛或不愛”,甚至是對家庭有沒有感情的標準。假期的長時間相處,讓這樣的夫妻矛盾更加突出,於是,引發了離婚高峯。
要離婚先“拿號”
想好了再辦手續
長假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民政部門的婚姻登記處也迎來了忙碌的一天。10月8日是成雙成對的好日子,領結婚證的不少。而在離婚手續辦理區域,一對對面帶疲憊或是無奈、彼此默默無語的夫妻明顯看出情緒的低落。上班第一天來辦離婚的人就不少,爲了控制人數,也爲了給衝動型離婚者一個思考的時間,一些區縣甚至開始“限號”。
在河西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說,一天只限辦理16對離婚,上下午各8對。“因爲我們感覺長假後第一天來辦離婚的明顯增多,其中一定有些一時衝動就來辦手續的。看到要‘限號’,也許有些人覺得‘太麻煩,再等等吧’。這一等就有了時間,就可以回家冷靜下來再想想。也有的是沒有拿到當天的號,要是一時‘氣盛’來辦離婚的就覺得:‘可能是我們不該離吧。’於是就有了再想想的機會。”
在辦理離婚手續時,工作人員也把速度“放慢”了一點兒。他們發現,有些夫妻其實根本沒有想好,協議訂得不清楚,應該帶的資料也不齊。工作人員就會提示一下,雙方開始協商,可在協商的過程中態度就慢慢地改變,情緒已不像剛開始那麼激動了。有時候,一對夫妻一商量就是一個多小時,有的乾脆決定“先不辦了,想想再說”。這樣也讓兩三對夫妻放緩了“離婚進程”。記者計算了一下,在辦結婚證那邊,一對新人辦完所有手續大約是10分鐘左右。而在離婚手續這邊,一對夫妻大約要用3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河西區民政局婚姻科的龐強科長說:“離婚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大事,能慢不能快。特別是這些年,衝動型離婚的人數不斷上升,有的夫妻剛還吵得熱鬧,離婚證打印出來的那一刻卻後悔了。所以,我們儘量多提醒他們,在打印證書前都問一句,是不是真的想好了。”
本市離婚人數持續走高 今年已有3萬餘對
從天津市民政局瞭解到,今年1月份至今,全市已有30107對夫妻協議離婚,比去年同期的22463對多出了7644對,離婚人數“曲線”持續走高。本市民政系統的調查分析認爲:離婚率的提高,從表面上看,是人們維護自身婚姻的權利增大了,雙方對婚姻的認同感增強了,社會尊重其公民的人權和隱私程度有所提高。但同時,也必須看到,家庭成員的責任意識不強,年輕人的感情基礎不牢固,關注自我感受、處事衝動等,也都是離婚率增高的原因。同時,離婚手續變簡單,社會對離婚者的態度變寬容等,也讓人們認爲“離婚不算什麼”。還有就是一些負面的社會問題,比如“包二奶”“嫖娼”等現象的存在成爲嚴重侵害家庭環境的痼疾。不得不提出的是,越來越“現實”的夫妻們,爲了達成一些經濟利益而“假離婚”,也是今年以來推高離婚率的一個客觀原因。特別是在今年4月份,因爲房屋限購政策的出臺,一些夫妻爲了買第二、第三套房來辦離婚,引起了離婚高峯。這些夫妻是抱着“非離不可”的態度來的,認爲是爲了自己的未來幸福生活。但是,結果卻有不少是“人房兩空”。
長期從事婚姻工作的“老民政”——濱海新區大港民政局的周敬民說:“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將會對家庭的穩定、社會的和諧造成衝擊。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不是像某些人認爲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也不管是何種社會制度和價值觀,一個和諧的家庭,穩定的夫妻關係,都是文明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家庭是基本的社會單元,穩定的家庭、和諧的婚姻,是提高社會成員和公民素質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穩定和諧的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會吸納、消化和阻止個別社會成員,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的不良情緒和過激行爲,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新報記者任悅 李海燕漫畫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