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爲發泄長期搖號不中的不滿,同時也爲自己研發的軟件打廣告,碩士學歷的“80後”軟件工程師張某惡意訪問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網站達3000餘萬次,非法獲取網站註冊申請人的手機號碼92萬餘個,並向其中部分號碼發送小廣告。張某被檢方指控犯有“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昨日,該案在朝陽法院開庭。
案情
市民凌晨收到驗證短信
去年12月23日凌晨開始,不少參加北京市機動車購車搖號的居民都收到一條短信:一個六位數驗證碼,落款爲小客車指標辦。這條短信讓不少居民誤以爲自己中籤。隨後,部分手機又收到了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掛號秒殺神器,小兵掛號,北京市醫院掛號手機客戶端新版上線……”的小廣告。
當日,機動車搖號網站被“黑”導致系統故障的說法不脛而走,相關部門還對此作出迴應解釋。
經過警方調查,這一切都是一個“80後”工程師所爲。犯罪嫌疑人爲張某。檢方認爲張某採用技術手段獲取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內存儲的數據,行爲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遂以該罪名對張某提起公訴,並對其採取了取保候審措施。
檢方指控
非法獲取手機號92萬餘個
檢方指控稱,被告人張某經預謀後,於去年12月23日3時至13時許,在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育慧小區的家中,利用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技術及自編的計算機程序軟件,以手機號碼窮舉的方式,向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網站“忘記密碼”功能中的“獲取短信驗證碼”鏈接,惡意訪問達3000餘萬次。
張某非法獲取網站註冊申請人的手機號碼92萬餘個,造成網站向註冊申請人的手機號碼發送短信驗證碼,系統關閉“忘記密碼”功能達2小時30分,造成市交通委短信資費損失4萬餘元及嚴重的社會影響。
庭審現場
“黑”網站只爲打小廣告
昨天張某早早便抵達法庭安靜地等候開庭。身邊並無家人陪伴。
乾淨的白襯衫,深色外套,坐在被告席的張某文質彬彬。庭審中,他幾乎一直低着頭,聲音不大,語氣平和,多次表示自己很後悔。
張某今年32歲,山東人,某知名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先後在多家知名公司任軟件工程師。他和妻子都是IT精英,兩人收入不菲。張某前後換了幾份工作,去年5月從一家知名網站辭職後在家研發一款手機看病掛號軟件“小兵掛號”。
據張某交代,去年4月,他賣掉自己購買不到一年的長安奔奔汽車,購車指標隨之作廢。但由於他是外地戶口,無法再申請購車指標。而妻子已經搖號搖了一年但一直未能中籤。
去年8月,張某查看搖號結果時,無意中發現搖號網站有個系統漏洞。使用網站“忘記密碼”的“找回密碼”功能時,只要任意填寫手機號碼就可以請求短信驗證碼,而且根據網站反饋情況可以判斷哪些手機號是網站的已註冊用戶。
於是張某便想到利用這一點篩取有效的北京手機號,併發短信給這些手機號推銷他的“小兵掛號”軟件。
他從凌晨開始,對該網站註冊手機號進行批量掃描,篩取出北京地區有效手機號,隨後通過短信羣發代理商向7000多個號碼發送小廣告。張某稱,當天13時許,他發現網站已經彌補了漏洞,增加了填寫身份證號一項,於是停止了攻擊。
張某稱,自己當時只是想爲自己的軟件做廣告。他此前供述,對車牌作廢、搖號不中不滿也是他採取這種方式的一個原因。
庭審中,張某對自己的行爲非常自責和懊惱。
檢方認爲,張某干擾網站,但並未造成較大損失,且張某認罪態度較好,建議法院判處張某有期徒刑6至8個月並使用緩刑。
該案沒有當庭宣判。(記者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