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市政府確定實施的“美麗天津·一號工程”中,清新空氣行動爲首位工程。根據《方案》,本市將大力改善空氣質量,到2017年,全市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優良天數逐年提高,全市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各區縣同步落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這標誌着,一場保衛藍天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已在天津全面打響。
【控煤控車控塵一個都不能少】
5項重點工作措施力度空前
關鍵詞控車
鼓勵新能源汽車直接上牌。到2015年年底,淘汰剩餘23.3萬輛黃標車。今年年底前,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油,明年年底前,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的車用柴油,2015年年底前,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到2017年,除已建成投運的1、2、3、9號地鐵線,5、6號地鐵線部分投運,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以上。
關鍵詞 控煤
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實施火電機組、自備電站、煉化企業燃煤設施以及燃煤供熱和工業鍋爐改燃或併網,淨削減煤炭1000萬噸,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建成區力爭建成基本無燃煤區。增加天然氣供應,外購電比例提高至1/3。禁止高硫煤使用,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嚴格控制原煤散燒,實施3660萬平方米建築節能改造。
關鍵詞 控塵
全市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施工單位運輸工程渣土、泥漿、建築垃圾及砂、石等散體建築材料,應全部採用密閉運輸車輛,並按指定路線行駛,到2015年年底運輸車輛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取締露天燒烤、馬路餐桌原煤散燒。
關鍵詞 控污染
實施火電、鋼鐵、水泥、石化等重點行業47個脫硫、脫硝、除塵治理項目,實施石化、化工、醫藥、塗裝等重點行業79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治理或關停,完成246座加油站和1座儲油庫油氣回收治理。
關鍵詞 控排放
2017年年底以前,天津市行政轄區內鋼鐵、水泥產能及燃煤機組裝機容量分別控制在2000萬噸、500萬噸、1400萬千瓦以內,並把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爲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不再審批鋼鐵、水泥、有色等行業新增產能項目,耗煤建設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
【區縣政府和企業“領命”】
誰污染誰治理空氣每月排名
本市將建立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環保部門負責、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長效工作機制,實施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通報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大氣污染防治問題,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各區縣人民政府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統籌開展轄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明確企業治污主體責任,排污單位要主動公開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排放、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等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實行部門目標責任制管理,簽訂目標責任書,將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分解並落實到相關部門、區縣人民政府和企業,實施監督檢查並考覈。建立健全區縣目標考覈制度,建立一月一排名,一季一通報,一年一考覈的監督機制。每年初對上年度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覈,對各區縣人民政府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情況進行排名,考覈、評估結果向市人民政府報告。
此外,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實行重大生態責任事故一票否決。每年對上一年度實施的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進行環境效益後評估,及時優化和調整各項措施。
【清新空氣我能幹點啥?】
儘量綠色出行少用油漆塗料
“空氣質量問題並非一天形成的,所以也並非一天就能完全恢復,PM2.5濃度上升不僅與天氣有關,受人類活動排放影響也很大,與市民每天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環保是一種態度,人人都有責任,市民都應該爲改善空氣質量出一份力。”環保部門工作人員表示。
長時間堵車先熄火
“現在人們都知道綠色出行,儘量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如果路程不遠,自行車或步行也是不錯的出行方式。”環保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一定要開車出行,在遇到長時間交通擁堵的時候,最好先熄火等候,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長時間堵車,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燒,排放出的尾氣中有害物質污染更嚴重。
儘量選在晚上加油
開車的市民可以儘量避免日間加油,換在晚間進行就是個不錯的習慣。同時,在日間儘量減少塗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
空調溫度別調太高
天越來越涼了,在供暖交接期間,不少市民會打開家中空調過渡,這時候溫度別調太高,對空氣改善也會有幫助。燃放煙花爆竹、祭祀燒紙等行爲如果能減少一些,也會對空氣起到改善作用。
市民聲音
鄭偉男 33歲自由職業對於每天都要開車的人,提高油品品質、降低汽油價格是硬道理。
王凱德男 40歲運動員每次看到中餐館後廚窗口,滿是黑色油煙的排風扇,都有想吐的感覺,應該測指標,設立獎罰制度。
於燕女 35歲全職媽媽人爲產生的空氣污染,有時候比企業污染更不可控。
黨澤強男 51歲教師在學校,加大對孩子的環保教育,是非常有效的辦法,很多時候,因爲孩子環保而使得大人改變不良習慣,這種力量是巨大的。
【專家說法】
遠離污染從“自掃門前雪”開始
南開大學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空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馮銀廠
“現在污染越來越複雜,重要的污染源越來越多,寄希望於採取一項措施就取得明顯效果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馮教授說,極端的霧霾天氣不是常態,但是,環境空氣質量仍然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根據監測,天津空氣污染的成分發生了變化,一是細的顆粒物比例在增加,二是有毒有害成分在增加,像有機氣溶膠、二次粒子。
從公衆角度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是污染源。”馮教授說,空氣是我們每個人的,發生污染不應一味指責別人,要看看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比如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就可以減少發電和燃煤;少開車,就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甚至細小到自己把周圍的環境打掃乾淨,都會爲防治污染做出貢獻。記者劉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