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昨天下午市統計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前三季度,全市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生產和效益同步提高,經濟發展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有優。初步覈算並經國家統計局評估審定,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10223.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6%,增幅居全國前列。
前三季度,本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健,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9.39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5444.05億元,增長12.8%,其中工業增加值5029.45億元,增長12.8%,拉動全市經濟增長6.6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52.4%;第三產業增加值4659.60億元,增長12.6%。
創新驅動作用提升。前三季度,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2382家,累計達到47064家;新增“小巨人”企業460家,累計達到2259家。節能降耗穩步推進。前三季度,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左右,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4%。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541.31億元,增長18.1%;其中,稅收收入958.86億元,增長15.8%。推進“營改增”試點,4.6萬家企業稅負下降面達到96%。落實小微企業減免稅政策,惠及13萬家企業。
工業生產穩中加快企業效益增勢良好
八支柱產業貢獻率84.3%
記者從市統計局昨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前三季度本市工業生產穩中加快,企業效益增勢良好,特別是八大支柱產業增長12.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0.9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84.3%。
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637.59億元,增長12.9%,其中新增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092.06億元,拉動全市增長4.4個百分點,貢獻率爲33.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0%,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輕工業增幅繼續高於重工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3.7%,高於重工業0.9個百分點。
優勢產業穩定支撐。前三季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輕紡和國防等八大優勢產業工業總產值爲17503.0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的89.1%,增長12.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0.9個百分點,貢獻率達84.3%。
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6035.33億元,增長15.8%,比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0.7%,比上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商品零售增速前三強明顯變化
市民熱衷文娛體育類消費
網上零售增速最快高端餐飲持續低迷
記者從市統計局昨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88.93億元,增長13.5%,比上半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從商品零售情況看,網上零售、體育娛樂用品、書報雜誌增長迅速,列所有用品增速前三強。
在社會消費品零售方面,從商品零售情況看,網上零售增勢強勁,噹噹網、唯品會、蘇寧易購、亞馬遜等電商銷售企業實現零售額47.95億元,增長1.3倍;其次是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76.2%;然後是書報雜誌類,增長72.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8.2%;通訊器材類增長18.8%;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8.0%。
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張強介紹,與去年同期相比,商品零售增速前三強有了明顯變化,去年前三季度,位列商品零售增速三強的是傢俱類、建築裝潢材料類和煤炭,其中有兩類和房地產有關。今年,市民更熱衷於文化娛樂體育類消費。
前三季度,居民消費穩步增長,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6107元,增長8.9%。大衆餐飲消費發展勢頭較好,限額以下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增長20.2%,高於全市平均水平6.7個百分點;高端餐飲消費持續低迷,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同比下降5.6%,特別是高檔餐飲前100名企業中,有一半以上的營業額同比下降明顯。
三層面協調聯動區域經濟競相發展
稅收超億元樓宇達82座
記者從市統計局昨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前三季度本市三個層面協調發展,區域經濟競相發展。濱海新區保持較快發展,中心城區服務業增速明顯,稅收超億元樓宇達82座。
前三季度,濱海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913.40億元,增長13.2%,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四個產業增長較快。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51.70億元,增長19.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08.13億元,增長17.4%,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90多個項目竣工,140多個項目開工建設,一批商業旅遊設施建成投入使用。中新天津生態城新城形象初步顯現,8平方千米南部片區基本建成。招商引資較快增長,實際直接利用外資78.87億美元,增長15.0%。
中心城區加快整合樓宇資源,着力打造億元樓宇。至9月末,稅收收入超過億元的樓宇達到82座,比去年同期增加31座。旅遊市場繁榮活躍。前三季度,本市接待國際旅遊人數186.51萬人,同比增長11.7%;實現外匯收入18.63億美元,增長15.0%。會展經濟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舉辦各類展會155個,同比增長25%,其中國際會展32個。
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增10.3%
記者從市統計局昨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前三季度本市就業保持增長,全市新增就業36.32萬人。勞動力調查結果顯示,截至9月底,全市就業人口達821.23萬人。前三季度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工資總額1339.58億元,增長20.8%;從業人員平均工資達45717元,增長10.3%。
本市積極落實各項增收措施,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前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17元,增長10.6%。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9.9%,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6.3個百分點;轉移性收入增長11.8%;財產性收入增長16.3%;經營淨收入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4594元,增長13.5%,快於城市居民收入2.9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4.5%,拉動現金收入增長7.0個百分點;家庭經營收入增長12.8%;財產性收入增長15.0%;轉移性收入增長9.8%。
消費價格總體平穩CPI同比增2.8%
八大類項六升一平一降
記者從市統計局昨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前三季度本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8%,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六升一平一降”,其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5.6%,菸酒類價格上漲1.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上漲1.4%,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0.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7%,居住類價格上漲4.4%,衣着類價格同比持平,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1.7%。食品和居住類價格仍是拉動上漲的主要因素,合計對總漲幅的貢獻率達到93.4%。
前三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3.3%,生活資料價格下降1.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7%。(記者孔令彬實習生高潔通訊員李娜田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