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耀武揚威的螳螂、振翅欲飛的鳴蟬、蓄勢待發的跳蛙……若不湊近仔細觀察,極難發現這些活物竟然都是由糖稀製作出的立體模型,它們的創作者就是被稱作“神筆馬良”的糖畫大師馬國全。與一般的彩色立體糖畫不同,馬師傅“筆”下的作品小巧精緻,不但形似,更富神韻,彷彿一個個都活了過來,留給人無限遐想。
馬國全家住紅橋區世春裏,今年64歲,做糖畫已經20多年了。記者來到馬國全家中,看到屋子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立體糖畫圖片,除了金魚、龍蝦和昆蟲以外,還有玫瑰、百合等嬌豔欲滴的花朵,無不惟妙惟肖,巧奪天工。鄰居郝大爺是馬國強的粉絲,他笑呵呵地說道:“大多數糖畫師傅最多隻能做成外形相似,而馬老師可算是把立體糖畫做到如此逼真的第一人,他能把它們最美、最生動的一面展現出來,跟活物簡直一模一樣。”
正說着,馬國全端上一大鍋熬得熱熱乎乎的糖稀說道:“拿螳螂來說,我所畫的就是它正要撲向食物的瞬間。”他用銅勺舀了糖稀,以勺作筆,糖當墨,在青石板上飛快地畫出螳螂身體的各個部位。“做立體糖畫,最難的還不是畫,而是要趁着糖稀溫度正合適的時候塑出立體形狀,糖太熱了不成形,涼了又會變硬,把這火候拿捏好可是門手藝。”馬國全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地將糖稀迅速彎製成形。爲了讓這隻“糖螳螂”看起來更逼真,馬國全特意把它粘成身體前傾,頭部歪斜,兩把“大鐮刀”一上一下,“張牙舞爪”的樣子就好似正要進攻眼前的獵物。不單是螳螂,馬國全的其他作品也足以到了可以亂真的程度,上個月的一次社區展覽中,他剛把幾隻“糖昆蟲”拿出來,幾個孩子就跑上前來伸手作勢要撲,得知它們都是用糖做成的時候,孩子們都不約而同地瞪圓了雙眼,禁不住嘖嘖稱奇。
談到自己如何與糖畫結緣,馬國全說道:“40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位老師傅做‘糖金魚’,我打小就喜歡這些民間絕活,看完以後覺得特別有意思。”從那開始,馬國全就像着了魔似的,常常對照各種動物的圖片刻苦練習,但是他發現這樣畫出的作品雖然形似,卻毫無生氣,於是他又走出家門,留心觀察動物活動時的姿態:餐館裏存放活魚活蝦的水族箱旁、人頭攢動的花鳥魚蟲市場……這些地方都遍佈了他的足跡,爲了畫出栩栩如生的螳螂,馬國全一個人跑到郊區野地裏,仔細觀察螳螂的生活習性和動、靜其態,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他把這些所見所得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所畫出的糖畫也變得像活物一樣。
20多年來,馬國全繼承了糖畫先輩們的技藝精髓,又努力鑽研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立體糖畫風格。很多中外友人看過他的作品後都由衷地讚道“太絕了,你就是中國當代的神筆馬良”。不少人慕名前來學習,其中不乏一些“80後”和“90後”,面對這些積極踊躍的小徒弟,馬國全總是耐心地給以指導,把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他常說:“糖畫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也是一門‘甜蜜的手藝’,我要創造條件讓更多人學會它,把這門手藝繼續傳承下去。”(記者付文超 通訊員郝楨 趙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