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謝應生看着找到失散2年的女兒笑逐顏開
一張刊登在內部刊物上的義工活動照片,竟然讓謝應生一眼認出失散了2年的女兒琳琳。這個充滿戲劇性的瞬間,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幸福,也讓人感嘆命運的波折。兩年來,父親謝應生不停尋找女兒,卻一直杳無音訊。若不是這張神奇的照片,再過兩個月,今年11歲的琳琳就可能被一個美國家庭收養了。
失散再見父親叫出了爸爸
10月16日,江門某電梯公司的電梯維保工、44歲的謝應生,像往常一樣在江門某大型社區負責電梯維保。下午在機房值班時,他無意拿起桌上的一份公司內部刊物翻看。沒有想到,他竟然在一張照片中看到了失散了2年的女兒。這是一篇關於該房地產公司今年8月31日組織員工和業主到江門市新會區兒童福利院開展愛心活動的報道,刊登在10月1日的內部刊物上。沒錯,在孩子羣中第一排那個高高的短髮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兒!謝應生激動地要哭出來,立即趕到新會區兒童福利院。
見到女兒後,謝應生說的第一句話是:“記得我是誰嗎?”琳琳驚訝地看了他好一會兒,然後叫了一聲“爸爸”,衝上來抱着他。謝應生回憶重逢的那一刻,“那一聲叫喚讓我開心得無法形容,以爲再也見不到的女兒就站在我面前,而且能再聽到她叫我‘爸爸’!”
10月17日,謝應生再次來到新會區兒童福利院看望女兒琳琳。琳琳眼角帶着淚花坐在父親身邊,謝應生望着女兒,喜悅溢於言表,“對於女兒,我充滿了歉疚,等她回家後,我會更加細心照顧她。”
謝應生的同鄉兼同事歐伍貴知道琳琳被找到後,也趕到福利院探望琳琳。“兩年後再次見到琳琳,發現她的變化很大,看得出她被照顧得很好,不但長高了,皮膚也變白了,精神很好。”
父女同一市相隔僅幾千米
謝應生是韶關市樂昌人,有一子一女。琳琳出生於2001年,她的母親在女兒一歲時就去世了,更不幸的是,琳琳有些輕微智障。
2009年,謝應生到江門市新會區工作後,由於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女兒,他擔心女兒會走失,曾想把琳琳反鎖在宿舍裏,卻因女兒的哭鬧而放棄,只好讓女兒獨自在他上班地點的附近玩。
這樣一直也沒有出過問題,直到2011年10月18日,謝應生下班回到宿舍等到晚上9點,都沒等到琳琳回家。謝應生心慌極了,忙叫上同鄉一直找到凌晨仍未找到,最後只能去報案。琳琳走失以後,他連續一個多月騎車四處尋找。
兩年來,謝應生一直沒有放棄尋找琳琳,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到派出所諮詢,甚至每天走在路上看到小孩子都特別多看幾眼,“有時候,我也感到絕望,心想女兒很可能被人拐走了,再也看不見了。”他實在想不到,苦苦尋找的女兒竟然只離自己幾千米的距離,就在同一個城市卻分隔兩地。
新會區兒童福利院院長馮細好介紹,琳琳2011年10月18日由民警送到福利院,“送過來時,孩子臉青青的,現在健健康康,白白淨淨,很討人喜歡。”琳琳剛送進福利院時,福利院曾在《羊城晚報》登過公告,希望他的父母能看到公告,但沒有結果。“由於智力殘疾,我們多次問琳琳是哪裏人,她回答‘白色’,於是我們猜測是廣西百色。但託人調查,還根據她來福利院時身穿的校服查詢,都沒有結果,最後只好放棄。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白色’原來是客家話‘白石’,她父親是廣東韶關樂昌市白石鎮人。”
再遲2月或被美國人收養
福利院的工作人員都很喜歡琳琳,在她們眼中,琳琳是一個很懂事、惹人疼愛的孩子。“琳琳對於數字及文字的學習和掌握能力較弱,而且動作不太靈活。但即使這樣,琳琳的乖巧卻讓大家很喜歡,工作人員雲姨說:“有時,我從外面買菜回來,她會幫忙提菜,有好吃的也總要我們一起吃。”
讓人再次感嘆命運的是,由於一直無法找到孩子的父母,一個美國家庭有意領養琳琳,目前相關領養手續已辦理了一半。“如果再晚2個月,孩子極有可能被這個美國家庭領養了。”馮細好介紹,當謝應生來到該院與孩子見面後,孩子辨認出其身份並自然而然地叫“爸爸”,並能在電話裏與其遠在家鄉的奶奶等人交流。從此情況來看,他們應該是父女關係。但由於謝應生無法提供出生證等有效證明,還需進行DNA檢測。一旦結果證實兩人確爲父女關係,福利院將依規交還女童,使他們真正地一家團聚。(文/圖羊城晚報記者周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