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德國《圖片報》10月22日報道,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德國貧困退休老人的數量出現了大幅度增長,老年人口的貧困問題日漸突出。
報道稱,德國聯邦統計局(Das Statistische Bundesamt)公佈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退休老人需要社會救濟金。據統計,截止至2012年年末,德國約有46.5萬65歲以上的老人需要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爲生,總人數較2011年增加6.6%,而比2003年幾乎增加了一倍。德國工人福利會(Arbeiterwohlfahrt)主席沃爾夫岡施塔特勒(Wolfgang Stadler)認爲,隨着退休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如果再不進行養老金改革,幾年的時間裏貧困退休老人的數量將達到100萬,這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德國,如果退休老人每個月的養老金除去房租、水電採暖和公共福利稅之外不足382歐元(約合人民幣3204.71元)的話,就可以根據“哈茨4方案”(Hartz IV)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但前提是老人租住的房子不得大於50平方米。此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額度取決於老人養老金的多少,原則上保障金的數額不會超過382歐元。調查顯示,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中,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老人比例很高:在漢堡(Hamburg),有6.2%的退休老人需要領取保障金,不萊梅(Bremen)爲5.5%,柏林爲5.3%,比例最低的分別是薩克森州(Sachsen)和圖林根州(Thüringen),均爲1%。
據悉,造成越來越多貧困退休老人產生的首要原因在於他們此前的工作時間較短,因此退休金額度較低。在德國西部,有12.9%的退休女性每月的退休金不高於150歐元(約合人民幣1258.39元),而東部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德國東部的退休女性工作時間大多高於十年,因此僅有0.5%的女性每月的退休金低於150歐元。(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