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75歲的葛秀英是南開區萬興街居民。提起她,許多社區裡的家長都會豎起大拇指。從教師崗位退下來之後,她在社區發揮餘熱,辦起“小課桌”,堅持每周義務為社區外來務工和困難家庭子女輔導數學等課程。十多年來,已有上千名孩子因此受益。
葛秀英的“小課桌”每周二、六下午舉行。每逢上課,“葛奶奶”就成為“葛老師”,在講臺上一絲不苟。因為前來補課的孩子們年級不同、學習程度不同,葛秀英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輔導方案,讓每個孩子都有收獲。不少家長買來禮品要表示感謝,她都一一謝絕。葛秀英常說,自己是黨員,乾了一輩子教育工作,現在能乾些有意義的事情,責無旁貸。
正能量就在我們身邊
萬興街居民馬惠靜:葛奶奶是一名品德高尚的退休教師,她堅持義務開辦“小課桌”,展現出她崇高的教師職業精神。
小學教師梁濤:我們一直在尋找正能量、尋找好人,其實正能量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有一雙發現美好的眼睛,無論在哪,都能找到葛秀英式的熱心腸,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讓凡人善舉感染更多人
網友“heiloulou”:像葛奶奶這樣的善舉,能夠感染身邊每一個人。只要人人都加入傳遞正能量的隊伍,正能量就會以幾何倍數傳遞,感動更多人、觸動更多人。同時我們也要盡己所能,除了成為這些凡人善舉事跡的傳播者,更應該成為實施者,用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幫助身邊的人。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王惠祥: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我們需要更多“葛秀英式”的黨員,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為身邊好人建“反哺”機制
南開區宣傳部王遇橋:葛奶奶的無私服務精神令人欽佩。但在感動、感謝之餘,我們也應想想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是否可以效仿本市社區志願者的模式,為身邊好人建立“反哺機制”,當這些好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能盡快得到其他人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