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12月4日至6日晚7:30,原創舞劇《泥人的事》將在天津大禮堂驚豔上演。這部充滿濃郁“津味”氣息、表現天津本土文化的原創舞劇是天津歌舞劇院今年歲末推出的一部重頭大戲,也是天津市文廣局2013年藝術生產重點劇目之一。劇本創作一年六易其稿,目前,該劇已經進入排練的衝刺階段。

“津味”舞劇題材新穎 故事感人
原創舞劇《泥人的事》是描寫國際聞名的天津泥人雕塑藝術家在歷史上發生的種種感人的故事。作品着重刻畫了幾對泥塑藝術家的愛國情懷,知識分子的骨氣,天津藝人的豪氣,充分展示了一代民間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操和高尚情懷。故事委婉曲折、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將天津大都市特有的包容性極強的文化形態通過栩栩如生的泥塑藝術家的坎坷人生再現於舞臺,展示出中華民族民間知識分子高尚的人文情操和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特有的風骨。

主創陣容強大 舞臺製作精良
該劇的導演鄧林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舞蹈編導家和舞臺藝術家,中央民族歌舞團國家一級導演。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已有300多部舞蹈、10部舞劇、歌舞劇、30多臺大型文藝晚會問世,其中膾炙人口的舞蹈包括“醉鼓”(黃豆豆表演)、“珠穆朗瑪”(卓瑪表演),現代舞“飄蕩”,大型芭蕾舞劇《精衛》等。他的作品氣勢恢弘,感人至深,風格獨特,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被譽爲中國“詩意現實主義”舞臺藝術的代表人物。
鄧林導演與天津歌舞劇院有過多次愉快的合作,芭蕾舞劇《精衛》、大型舞蹈專場晚會《津門舞韻》、大型歌舞樂《海韻河風》等都是他爲天津執導的力作。2003年11月,芭蕾舞劇《精衛》在第三屆全國舞劇觀摩(比賽)中獲得四項大獎。
編劇是舞蹈學者江東,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舞蹈學博士學位獲得者。他撰寫過大量舞評文章,曾爲多部舞臺劇目策劃和撰稿,如《功夫傳奇》、《海邊的夢》、《夢歸琴島》等。
作曲劉彤是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國家一級作曲,主要作品有《走、跑、跳》《印象•劉三姐》、影視作品《南京!南京!》《別了,溫哥華》《王的盛宴》等,是一位以精湛功力創作舞劇、歌劇、交響樂、影視作品、通俗音樂等多個領域的具有超凡實力的作曲家。
青年舞蹈家擔綱主演 “挑戰很多”
青年舞蹈藝術家曾明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歌舞團首席演員,他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主要代表作品:古典舞“酒狂”、當代舞“城市家”、舞劇《西施》等,曾榮獲第四屆CCTV舞蹈大賽最佳演員表演獎、第七屆全國舞蹈比賽最佳演員獎等衆多獎項。
黃路霏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現任空政文工團舞蹈主演,她的代表作品:獨舞“城南舊事”,舞蹈詩《我們的天空》等。曾榮獲2006年第八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獨舞二等獎。多次隨團出訪朝鮮、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等國家和地區。
潘永超是空政文工團主要舞蹈演員,代表作品有舞蹈“喜雨”、“古鎮情”、舞劇《紅梅贊》《徽班》《太極傳奇》、舞蹈詩《我們的天空》等,2006年參加第八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獲得獨舞二等獎,2010年獲荷花杯當代舞組表演“金獎”,2012年獲CCTV電視舞蹈大賽演員季軍。
《泥人的事》是一部無場次舞劇,整個舞劇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保持了整部戲的連貫性。三位主演雖然年輕,但都是舞臺上資深的青年舞蹈家。說到這部舞劇的表演難度,三位主演都印象深刻。黃路霏扮演的秀是一位聾啞人,大家都知道,本身舞劇呈現在舞臺上的就只有肢體動作,而黃路霏表現一個聾啞角色,這樣她發揮的餘地幾乎沒有,如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內心,確實是一種挑戰。潘永超扮演的丁老闆是一位具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開明買辦,習慣於在舞臺上自始至終跳舞的潘永超,在塑造丁老闆的時候,導演多數情況下要求他不跳舞,這又是一個挑戰。曾明扮演的小武是一個正面人物,他說,正面人物性格不突出,表現起來確實也是一種挑戰。儘管如此,目前該劇的排演已經漸入佳境。
極簡主義風格 大氣雅緻
該劇的舞美設計由張定豪、劉小舟擔任,燈光設計是秦玉山、韓海昌,服裝設計是吳團團、孫靜潔、鄧鎮洋。
舞美的主創團隊曾在大型原創芭蕾舞劇《精衛》中有過默契合作,劇終“精衛”的巨型翅膀堪稱舞美界的經典之作。這次的舞臺美術也是不小的挑戰,製作工藝複雜、製作時間短,乃至複雜的組合,都超越了本身的藝術範疇。雖然景別東西不多,但精道的製作、恰如其分的使用,產生非常高級的效果,極其簡練又極其誇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據瞭解,天津歌舞劇院此次排演《泥人的事》花費上保持了一貫的以低成本創作大戲的宗旨,這種做法在全國是首創。整個舞劇簡約大氣並不簡單,導演鄧林戲言:“排演這部舞劇,最奢侈的就是請到了三位年輕的舞蹈家。”
與天津歌舞劇院合作多年,鄧林早已把天津,把天津歌舞劇院看作自己的家。談及此事,他動情地說:“藝術是文化重要的而組成部分,有傳統文化淵源的就是了不起的城市,天津就是這樣的一座城。通過創作這部舞劇,我們瞭解到近代中國歷史與天津有着深厚的淵源,天津也推動了近代中國文明的進程。從泥人入手,挖掘天津的傳統文化,並用舞劇表現,是一種奇妙的創作。”
鄧林還透露,舞劇《泥人的事》裏面有多段精彩的舞段,其中有唯美的雙人舞,還有大場面的羣舞,以及融入天津特有的皇會內容的表演。爲此,劇組專門邀請到天津槓箱、飛鑔、中幡等地道的民間藝人現場表演,他們將皇會的內容和舞段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這種創作也是民族舞劇中的首創。相信這些精彩的舞段會讓觀衆印象深刻。
目前,整個團隊正全力以赴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中,期待爲津門觀衆奉獻一部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充滿濃郁的天津韻味和天津獨有的深厚文化底蘊的原創舞劇,爲家鄉觀衆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繼續堅持十元低票價惠民
爲貫徹落實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文化惠民的指示精神,天津歌舞劇院推出了2013年“蛇舞歡歌”文化惠民演出年活動。相繼推出了“惠民免費送票”、“一百元套票,可以看歌劇、賞芭蕾、聽民樂”“藝術家走進社區”等多項惠民舉措,豐富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文化生活,努力投排精品力作,服務社會、服務大衆。
這次新排演的舞劇雖然投入很大,但還是要堅持低票價惠民的做法不變,每場拿出一百張十元的惠民低價票,三場演出總共300張10元底價票,優惠給喜愛和支持天津舞蹈事業的觀衆,讓觀衆在冬日裏以最低的票價觀看高品質的演出,享受最實惠的文化大餐。
精品力作迭出 國內外頻頻獲獎
爲了促進天津文藝事業的發展、培養優秀的藝術人才,天津歌舞劇院大力實施人才強團戰略,確定長遠的工作思路,採取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有力措施,下大力氣培養人才,爲有才華的演員搭建平臺,提供快速成才的沃土,使人才脫穎而出。人才的快速成長,使得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劇目不斷涌現,如:歌劇《白毛女》、芭蕾舞劇《海俠》《唐•吉訶德》、大型樂舞《異彩流金》、大型民族管絃樂組曲《連年有餘》等。
另外,天津歌舞劇院各個專業的優秀人才連續不斷地在國內、國際的歌劇、民樂、聲樂、芭蕾舞、民族舞蹈等比賽中取得輝煌成績,歌劇《原野》在首屆中國歌劇節上喜獲六項大獎;民族樂團十不閒與吹打樂“漁童送福”在“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評獎”活動中獲得最高級別大獎——優秀演奏獎;芭蕾舞團青年舞蹈家、雙胞胎姐妹張爲琳、張爲璐分別獲得第六屆日本大阪國際青少年芭蕾舞比賽的金獎和銅獎。這些新人新作推動了劇院藝術生產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全面促進了天津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據悉,大型原創舞劇《泥人的事》誠邀社會各界贊助商合作,合作方式可靈活選擇,如獨家冠名、單一場次冠名、包場演出等等。(記者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