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保定市曲陽縣桃戶地村8歲男孩小豐(化名),凌晨被醉酒的父親用菜刀割斷氣管。小豐被送往省二院後緊急搶救脫險,醫護人員隨後發微博向社會求助,希望大家幫幫這個可憐的孩子。
印象
第一句話,打聽兒子的身體恢復情況
“你們見過小豐嗎,他現在怎麼樣了,好點了嗎?”聽說眼前的人是來自省會的記者,52歲的楊某走進審訊室的第一句話,就是打聽兒子的身體恢復情況。
此時,是昨日16時30分許。經過與曲陽縣相關部門多方協調溝通,本報作為全國唯一平面媒體,來到曲陽縣看守所,見到了已經被正式刑拘的楊某。
記者眼前的楊某,穿著一件印有“曲看”字樣的橘紅色馬甲,手上戴著手銬。個子不高、臉型瘦削、聲音洪亮,是記者對他的第一印象。
人身自由已經被限制的楊某,顯得非常平靜。無論是民警對他的訊問,還是記者與其對話,楊某的思路都很清晰,對答如流。在他的言語中,不時透露著對小豐的思念,“我被抓後到現在,只見過小豐兩次。第二次見兒子的時候,他喊了我一聲‘爸爸’。”說到這的時候,楊某停頓了一會兒,隨後再次表達了想盡快見見小豐的願望。
還原
那個晚上,他和小豐商量自殺
“總有人跟我說要帶小豐走,我是迫不得已纔這麼做的。”面對記者,楊某將傷害小豐的整個過程講述了一遍。
據楊某說,在出事前兩三天,他身邊時刻都有一個人在跟他說著話。從白天到黑夜,楊某的耳邊總有一個聲音,說是要把他的兒子帶走。“那是一個鬼,我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楊某稱,晚上的時候,他一聽到“那個人”說話就會打開手中的手電筒尋找,卻只能看到一堵牆,但是若一關掉燈光,“那個人”就會繼續在他身邊說話。連續多日莫名的“騷擾”,讓楊某心煩意亂。
楊某講述,11月9日凌晨,小豐已經脫衣上床休息。獨自喝了悶酒的他,再次聽到屋外傳來“那個人”的聲音。無奈之下,楊某將小豐叫醒,准備“商量個事。”
“有人要把你帶走,他可能是賣小孩的。”楊某對小豐說,“我不想和你分開,現在成了這樣,咱們一起死吧!”楊某稱,當他說出這番話後,小豐答應了。
於是,楊某拿起了身邊一把菜刀,用左手將小豐的腦袋扶穩,握著菜刀的右手則順勢向兒子的脖子割去!
楊某說,小豐被割傷後立即跑出了房間,但隨即便返了回來。“爸爸,外面沒有人啊!”聽到這,有些失去理智的楊某再次舉起菜刀向小豐的脖子割去,也正是這第二次動手,讓小豐的傷情陡然加重。
隨後,楊某開始用菜刀割自己的脖子,又用菜刀劃自己的腹部。但是,楊某覺得菜刀有點“鈍”,便隨手拿起身邊的一把手鋸,開始鋸自己的腹部。
大概是身體感覺到了疼痛,也可能是聽到了再次跑到屋外的兒子的聲音,楊某忽然清醒了一些,急忙出屋摟住即將倒地的小豐,並同時找到一根白布條裹住了小豐的脖子,開始抱著兒子四處求救。
道歉
寫31字道歉信,期盼兒子能原諒
對於傷害兒子是否與當晚飲酒過多有關,楊某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據楊某講,自打從初中退學以後,他就開始喜歡喝酒。尤其是在愛人無故消失以後,他的酗酒程度也迅速增高。“沒有水喝可以,沒有飯吃可以,但我必須得有酒喝,沒錢賒賬也得喝!”一直靠低保生活的楊某說,為了喝酒,他已經欠村裡的小賣部大約1000多元了。
“傷害兒子那天,我多少有些不清醒吧。”楊某稱,自從進了看守所後,他已經不能接觸白酒了,當然,要帶小豐走的“那個人”,再也沒出現過。
“我錯了,我真的錯了!”面對記者,楊某不停地懺悔著。當得知記者會於當晚返回石家莊時,楊某立刻決定給小豐寫一封道歉信,希望記者可以幫忙轉交。
“兒子,爸爸想你,好幾天沒有看到你了。爸爸特別想你,是爸爸對不住你。楊××”沈思了許久,楊某寫下了這樣的文字,他一再囑咐記者不要告訴小豐他已經被刑拘,因為孩子明白“看守所”的意思。“我想兒子,我特別想去看他,請他原諒我!”當著記者的面,楊某表示會戒掉酒癮,再也不喝了。
記者了解到,關於楊某傷害小豐一事,曲陽縣警方正在進一步細致調查中。對於楊某精神上是否存在問題,警方正在積極聯系相關醫療機構,盡快進行准確鑒定。
反應
拿著父親的信
小豐眼角濕潤了
昨日19時30分許,記者來到省二院胸外科病房。由於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小豐已經轉入另一間普通病房。此時的小豐,正在安靜地把玩著手中的一個魔方。身體日漸良好的他,頸部已經能夠簡單活動。
“小豐,我們來看你啦!”當記者表示白天見到了楊某時,小豐的眼睛明亮起來。聽說楊某給兒子寫了封信,小豐立馬扔掉了手中的玩具,急切地伸出小手把信拿了過來,低聲反復念著紙上的文字。
當記者問道是否能讀懂信的內容時,小豐點了點頭,目不轉睛的他,一遍又一遍地默念著爸爸寫給自己的每一句話。他的小手,死死地攥著信紙的一角。在記者與其聊天的近半個小時時間裡,小豐一直不肯將手松開,從孩子的眼中,記者看到了小豐眼角的一絲濕潤。
看著沈默不語的小豐,記者試著問他是否有話想對爸爸說,但是,小豐卻連連搖頭。也許身體和心靈的創傷過於嚴重,這個八歲的男孩,還不能接受爸爸的道歉。但看到他對道歉信的專注,記者知道,小豐也一直在想念著爸爸。
反思
“要改變幫扶方式了”
劉靜珍,曲陽縣婦聯副主席。昨日下午,她和幾位“愛心媽媽”來到省二院,將曲陽縣六名“愛心媽媽”集體捐出的一萬五千元愛心善款交到小豐的手中。小豐遭遇的意外,讓她和同事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據劉靜珍講,曲陽縣約有60餘萬人口,其中0-14歲的兒童約佔總人口的30%左右。在以前的工作中,縣婦聯都是根據各地上報的各類貧困及特殊家庭兒童進行日常幫扶,卻忽略了這樣會造成幫扶的重復性和過於簡單。
“小豐受傷的事件發生後,我們纔發現需要改變幫扶救助方式了。”劉靜珍表示,縣婦聯計劃盡快發動縣裡各鄉村的基層婦女組織,對全縣所有少年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及特殊情況兒童挨家挨戶進行探訪,並逐一登記在冊,由此建立一幫一的結對子互助形式。在今後的幫扶中,不能只是簡單的慰問,幫扶人員必須詳細了解孩子的家人及家庭情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心理變化。發現任何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隱患,就必須全力解決。
劉靜珍表示,不僅僅是婦聯,各個政府相關部門都應該充分地重視起來,並形成合作,共同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這個看起來有些大的社會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應該把對兒童的關心落到實處。“多給特殊家庭孩子一點愛,他們就會感受到多一分的溫暖!”(文/記者 李兵 圖/記者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