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警將侯紅光一家人從賓館接到所裏

市刑偵局打拐辦的民警在網上查找劉衛東

天津北方網訊:小兒子被人販子拐走29年後,一直苦苦尋找的盲人老太終於等來了盼望已久的骨肉重聚。21日上午,在市刑偵局打拐辦以及河東警方的共同努力下,71歲的河南籍盲人老媽媽範成榮與在鄭州火車站被拐、當時僅有3歲的小兒子劉衛東在公安河東分局春華派出所骨肉團聚。母子相擁喜極而泣的場面,讓現場的每個人爲之動容。雖然已經過去了近30年,但回憶起兒子被拐的細節,老人仍歷歷在目。
失散
火車站買飯 小兒子被拐
1984年2月12日,家住河南省鹿邑縣的盲人婦女範成榮帶着當時只有8歲的寶珠和3歲的衛東,去鄭州給丈夫看病。早上8點多,丈夫提前回家,範成榮自己帶着倆孩子去火車站對面的隴海飯店去買飯。範成榮帶着寶珠去買飯,留下衛東在飯店進門處的椅子上看行李。
在裏面的售飯窗口旁,有個女人反覆和她搭訕。最初,她沒有理會。直到對方第三次打招呼,她纔回應。“盲人,我這兒餅乾買多了,你拿走給孩子吃吧!”隨後,女人又不斷詢問兩個男孩的年齡、籍貫,以及來鄭州的目的。聊了會兒,範成榮突然感到不對,大喊寶珠,快看看你弟弟還在不在?等寶珠回頭一看,3歲的衛東果然不見了。“一個盲人婦女帶着倆男孩,肯定是被人販子盯上了。”老人不住地叨咕着。看到了弟弟丟了,寶珠趕緊追了出去。追出一段,沒有發現弟弟的影子,他只好原路返回。悲痛欲絕的範成榮發誓,無論多難,都要找回小衛東。此後的兩年裏,母子倆一邊乞討,一邊在苦苦尋找小兒子。看到母親以淚洗面,寶珠下決心一定要幫母親找回被拐的弟弟。
尋找 母子乞討尋親 寶珠險些被拐
由於眼睛殘疾,寶珠就成了母親的“雙眼”。母子二人經常拿着一沓尋人小廣告,逢人就發,見人就問。期間,好心人提醒他們,最好到孩子被拐的地方去找。母子倆就天天在火車站周邊尋找。一次,母親在旅館休息時,寶珠自己出去找弟弟。不想,碰到了人販子。就在被帶上公交車的一剎那,寶珠如夢方醒跳車呼救。在周圍路人的幫助下,人販子被扭送到派出所。苦找兩年沒有結果。母子倆只好回到了老家。原本身體就不好,加上小兒子被拐的打擊,孩子的父親含恨故去,但這並沒有影響範成榮尋兒的決心。此後,她積攢一些積蓄,就帶着寶珠去鄭州尋找。後來,寶珠參軍到了部隊,範成榮就獨自一人尋找。
求助 寶珠輾轉來津 求助本市公安
1997年,復員後的寶珠來到本市打工,經過幾年的打拼,站穩腳跟的他將母親接到了天津。但老人心中仍惦記着被拐走的小兒子。期間,寶珠又多次帶着母親回鄭州尋找。
2010年,寶珠聽說公安部已經建立起被拐人員DNA數據庫,便萌生了給自己和母親取血進庫存檔,通過DNA尋找弟弟的想法。他向市刑偵局打拐辦求助。接報後,公安機關對寶珠母子反映的情況非常重視,讓他們到屬地派出所辦理採血等相關手續。與此同時,他們將這一情況主動向公安部進行了彙報。民警警官提醒寶珠,可以將相關信息發在專門幫被拐人員尋親的“寶貝回家”網站上。
取血 血樣進DNA庫 母子滿懷期待
當年的12月15日,寶珠帶着母親走進了春華派出所。當班民警王雷爲母子倆錄完筆錄後,開始採血,登記相關信息建立底檔。爲進一步收集線索,寶珠特別給母親製作了一張紅色的廣告牌,將當年弟弟被拐的經過寫在了廣告板上。隨後,他帶着母親再次來到當年弟弟被拐走的地方,老人舉着廣告牌靜靜等候着奇蹟的出現。看到71歲盲人老媽媽艱難執着的尋子之路,許多過路的好心人紛紛掏出手機將老人尋子的瞬間拍下來,發到了微博和微信上。
曙光 妻子微信獲線索 衛東採血認親
在範成榮、寶珠苦苦尋找的同時,被拐的小衛東被人販子幾經轉手,以300元的價格賣到河南商丘寧陵縣一個雙職工家,並取名侯紅光。在紅光24歲時,養父母和他講明瞭身世。紅光也萌生了尋找親生父母的強烈願望。
今年10月18日晚上,紅光的愛人邢歡在刷微信時,突然看到了一條鏈接上有“七旬老媽範成榮,尋找失散28載兒子”的圖片和信息。她馬上想到了養父母曾經說過紅光的親生父母是盲人的線索。尋人廣告中時間、地點、家庭情況都與紅光當年的經歷類似。於是,她趕緊將這個消息告訴丈夫。獲悉這個喜訊,侯紅光已激動得無法言語。邢歡馬上撥通寶珠的電話,兩人聊了十幾分鍾後約定,寶珠和紅光在網上視頻“見面”。期間,兩人都覺得彼此十分相像。無比喜悅的寶珠,立即將這一線索通報了市刑偵局打拐辦。在市刑偵局打拐辦指導下,河東警方打拐辦立即對寶珠所說侯紅光與當年丟失的劉衛東極爲相似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組織警力進一步對當年劉衛東走失時間、地點、情節和其他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取證。爲科學準確地確認雙方關係,警方通知侯紅光來津採血。
11月2日,星期六,侯紅光在寶珠的帶領下來到春華派出所採血。事情出現重大進展,市刑偵局以及河東分局打拐辦民警、刑科所物證中心法醫當即取消休假趕回單位組織取血,送檢,對血樣進行DNA比對。經過十幾天的緊張工作,刑科所物證鑑定中心終於做出結論。
團圓 DNA結論出爐 失散29年終團聚
昨天一早,公安河東分局春華派出所內異常熱鬧。9:00剛過,距離宣佈鑑定結果的時間還有一段時間,侯紅光一家三口和三姐早早來到派出所等候。坐在沙發上,侯紅光有些緊張,他不住地和5歲的女兒唸叨:“爸爸今天要找到家人了。”他努力地剋制着自己忐忑的心情。與此同時,寶珠攙着拄着柺杖的範成榮,在親屬的陪伴下來到了派出所。他們被安排在另一間會議室。此刻的老人一語不發,只是緊緊攥着手中的手杖。
終於到了10:00,範成榮、劉寶珠、侯紅光一家被安排坐在一起,侯紅光和劉寶珠的眼睛已溼潤,“長得太像了。”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異口同聲說出這句話,寬額頭、大眼睛、雙眼皮,看到兩人相貌如此相像,大家懸着的心放了一半。
10:05,刑偵局物證鑑定中心的法醫拿出DNA檢測鑑定結論。經檢測證實範成榮與侯紅光符合遺傳學上的母子關係,證實侯紅光與劉寶珠在遺傳學上數據符合親兄弟,侯紅光就是當年的劉衛東。鑑定證書公佈後,市刑偵局打拐辦負責人對範成榮說:“恭喜你找到兒子了!”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一片掌聲,此前一直沉默的範成榮痛哭失聲,“娘!”一聲嘶啞的呼喊,侯紅光跪倒在範成榮懷裏,老人顫抖着雙手摸着劉衛東的頭,從頭摸到臉,從臉又摸到頭,她的撫摸讓兒子更加動情,眼淚止不住奪眶而出。範成榮抱着兒子劉衛東,久久都不願鬆開。
母子倆抱在一起,範成榮對劉衛東說:“兒子,你知道嗎?快30年了,我沒有一天不想你,這些年,找你找得好苦,媽媽和你哥哥沒有路費了就一路乞討要飯吃。”聽了母親的話,劉衛東把母親的肩膀摟住,痛哭着說:“今天總算團聚了,以後我會好好待您,給您養老。”聽了兒子的話,範成榮說:“我有你的哥哥嫂子照顧,這些年生活過得很好,我很知足了,現在又找到了你,沒有什麼更多的心願了,我找你不是爲了用你來養老,過好你自己的小日子,好好善待你的養父母,我也就放心了。”
儀式結束了,範成榮在兩個兒子的攙扶下走出派出所。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派出所門外此時早已圍滿了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以及過路的市民,看着相互攙扶着走出派出所的母子三人,人羣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對於範成榮一家老小來說,這一天是個好日子,他們完成一件29年都在盼望的事兒:照一張全家福。派出所旁邊有一個小廣場正適合拍照,在小廣場站好位置,親朋好友們將製作好的大紅條幅拉開,在“歡迎丟失29年的劉衛東回家”“慶祝71歲的盲人母親範成榮和丟失29年的兒子劉衛東團聚”兩個大紅橫幅後面,親朋好友幾十口人露出了笑容,時間定格在這個美好的時刻。(記者 宮偉 張豔 通訊員 李學軍 攝影 記者 孫震 通訊員 李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