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報道,中國第一個航母戰斗群昨天(26日)正式亮相。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26日上午從青島小口子軍港起航,在導彈驅逐艦沈陽號、石家莊號、導彈護衛艦煙臺號、濰坊號的伴隨下開赴南中國海,並將在附近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軍事訓練活動。
據報道,遼寧號航母戰斗群從黃海開往南中國海,必須經過東海。中國11月23日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引來日本、美國高調反對,中國與日本、美國之間的外交和輿論口水戰仍在繼續。遼寧艦航母戰斗群此刻在東海亮相,可能再引發日本不安。
同時,在前往南中國海途中,遼寧號航母戰斗群將通過臺灣海峽,還是穿越日本島嶼之間的宮古水道進入西太平洋,目前不得而知。但無論走哪條路線,中國首個航母戰斗群的航線和訓練內容都會成為輿論熱點。
報道指出,這也是遼寧號去年9月入列中國海軍後,首次組織跨海區的長時間航行訓練。遼寧號將通過長時間跨海區的航行,對有關設備的性能進行連續工作情況下的檢驗,對部隊整體訓練水平進行考驗和鍛煉,對裝備在不同氣象水文條件下的性能進行試驗。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遼寧號各項試驗和訓練活動穩步推進,先後完成了艦載戰斗機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駐艦飛行、短距滑躍起飛、艦載機最大重量起降、復雜氣象條件下連續起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上艦飛行與著艦指揮員成功通過航母資格認證等試驗和訓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中國海軍專家李傑表示,過去遼寧號都是在青島某軍港附近的海域進行訓練,這些海域的水文氣象條件相對而言比較熟悉,基本上是以科研訓練試驗為主,包括艦載機的起降、帶彈試驗等。這次是在完成一些基礎訓練科目後,嘗試到不同的海域,也就是赴南中國海海域進行訓練和試驗。之所以選擇南中國海海域,一是因為海域面積比較大,再者水文氣象條件相對比較復雜。
分析認為,即便中國航母戰斗群選擇比較保守的路線,即直接通過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臺灣海峽,也要經過中國最新設定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如果遼寧號在此期間內放飛殲-15艦載機,展示力量,則在軍事上同樣可以對日本造成壓力。
分析還指出,遼寧號航母戰斗群赴南中國海將徹底扭轉中國海軍在南沙一線的劣勢。目前,中國海軍在南中國海的一個制肘就是航空部隊的航程有限,難以在南沙水域保持長期的戰機巡邏和威懾。即便是西沙永興島機場起飛的戰斗機,對於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一線海域,也難以保證一旦“出事”可以快速趕赴事發海域。而越南等國因為地理原因,戰機在南沙空域巡航時間更長。
報道稱,按照美國標准,一個航母戰斗群一般會配備三至四艘驅逐艦、一至兩艘護衛艦、一艘攻擊核潛艇和一艘補給艦。航母戰斗群需要擁有防空、反潛、反水面艦艇以及空中攻擊等作戰體系。伴隨遼寧號進行首次跨海區遠航的沈陽號和石家莊號是中國國產051C型導彈驅逐艦,煙臺號和濰坊號則是國產054A型導彈護衛艦。在戰斗分工上,遼寧號本身搭載的殲-15戰機負責遠程防空,兩艘051C型負責中程防空,兩艘054A型護衛艦負責近程防空以及反潛任務。
盡管中國官媒沒有透露首個航母戰斗群是否包括潛艇,但有觀點認為,中國很可能已經派出潛艇為遼寧號護航,因為這次遠航對遼寧號戰斗群和潛艇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演練機會,中國不應該讓潛艇缺席。但同時,由於潛艇航行的隱蔽性,中國沒有必要向外界主動爆料航母戰斗群包括潛艇。
新聞背景
首個航母戰斗群揭秘
中國首個航母戰斗群由遼寧號航母、兩艘051C型導彈驅逐艦和兩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組成。
*遼寧號是中國海軍001型航空母艦的首艦,標准排水量5萬5000噸,滿載排水量6萬7500噸,編制員額1000多人,約能搭載50架戰機和直昇機。
*051C型導彈驅逐艦主要負責防空,排水量為7100噸,配備船員290人;艦上搭載有垂直發射系統,共裝載48枚俄制S-300防空導彈;同時該艦還配備有八枚C-803型反艦導彈,一門單管100毫米主炮、兩座30毫米速射炮以及魚雷發射裝置、一架艦載直昇機等。
*054A型護衛艦排水量為4300噸,人員編制165人。艦上裝備包括一門76毫米主炮、兩門30毫米速射炮、八枚C-803型反艦導彈。054A更偏重反潛作戰,配備有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反潛火箭彈以及裝有防空、反潛導彈的3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該艦還配有一架艦載直昇機,可執行反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