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已進入冬季候鳥的遷徙期,不過今年冬季薊縣拍鳥的拍客們可高興不起來。他們觀察到今冬來薊縣歇腳的候鳥明顯少於往年。加之最近津城上空時有霧霾,影響了觀鳥的能見度,拍下的照片也不好看。
“霧霾可能會導致候鳥改變遷徙方向。鳥類學家的研究發現,很多鳥類因爲環境變差,就會改變棲息地,有的候鳥會改道靠海或靠內陸的路線遷徙,因此可能繞過薊縣上空。”薊縣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說,“今年薊縣的候鳥相比同期明顯少了,庫區的數量也不多。鳥類在遷徙過程中對空氣和能見度的要求比人類高得多。倘若遇到霧霾天,能見度降低,鳥就會迷路。如一些原本貼着樹梢飛的小鳥,爲了看得清前方,只能擡升飛行高度,這就會大大增加被高空猛禽吃掉的風險。”
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受同期雨水過少等影響,於橋水庫出現低水位,蓄水量比往年相對下降,而庫區水位的下降使候鳥棲息範圍縮小、食物減少,這也是候鳥減少的一個原因。同時,津城比往年同期氣溫偏高,也不排除北方遷徙的候鳥在中途停歇逗留,等下一個冷空氣來襲時,纔會大量過來。”
“候鳥越冬棲息實際上是動態的,環境的改變也會讓天鵝、白鶴等候鳥‘搬家’。比如白鶴一般是在淺水區覓食,長期低水位導致裸露在外的草類枯死,白鶴不得不到其他地方覓食棲息。”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說,目前工作人員正在加強監測,準備必要時進行人工投食,解決候鳥“糧荒”。
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薊縣林業局根據野生動物資源分佈狀況和候鳥遷徙規律,將全縣野生動物觀測範圍劃分爲3個區域,實行全覆蓋,即北部山區、於橋庫區、平原窪區。薊縣目前共建立16個野生動物保護觀測點,每個責任單位安排1名責任人,負責定期觀測,並將觀測結果報到縣野保站,便於全面掌握情況和開展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