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世紀九十年代,曼德拉曾在中國前外交部長、當時任外長助理的李肇星的陪同下來到杭州訪問,那時也是曼德拉政治生涯中的重要時期——他正在做競選南非總統的准備,南非將為此迎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曼德拉在杭絲聯和該廠的工人們如老友般地交談,充滿感懷地游覽西湖,也愉快地觀看了杭州雜技團小演員們為他舉行的演出。
在曼德拉訪杭期間,本報記者馮菲菲曾隨行采訪。雖然時間已過去20多年了,但馮菲菲依然對當時的情景有著清晰、深刻的記憶。
“要是那個西湖是這個西湖,
我願意住上一輩子”
在世界各地的人們哀悼曼德拉之際,本報記者馮菲菲也寫下了她的懷念:
那是1992年10月7日,在時任外交部部長助理李肇星的陪同下,納爾遜·曼德拉來到杭州訪問。那一年,曼德拉74歲,他儒雅,沒有古稀之人的老邁,談起話來溫柔又親切。他意志力超強。據陪同來訪的李肇星說,在獄中,為保持語言能力,曼德拉堅持每天自己跟自己對話。
與所有來杭州游玩的游客一樣,曼德拉也游覽了美麗的西湖。聽說我會英語,李肇星部長助理說:“曼德拉從監獄出來時間不長,這次訪問結束回國後不久,他將參加南非的總統選舉,他會是南非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你可以采訪采訪他。”
於是在湖上,在李肇星部長助理的引見下,我和曼德拉進行了短暫的交談。談到西湖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曼德拉說:“我曾經呆過的一個監獄的名字也叫西湖,要是那個西湖是這個西湖,我願意住上一輩子。”曼德拉說這話時,外表依然沈靜。
溫和、高貴、紳士——
記者對曼德拉最強烈的印象
在杭州訪問期間,曼德拉所到之處,無不引來杭州人民和中外游客崇敬的目光。
馮菲菲記得在靈隱寺,當一隊以色列觀光客認出曼德拉時,大家一起用熱烈的掌聲向曼德拉致敬。以色列觀光團的領隊說:“曼德拉獲得自由那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特地趕到南非去迎接他的出獄。”
在參觀杭絲聯時,曼德拉受到了工人們的熱情歡迎。他對兩位女工說:“參觀你們的廠很有意思。南非黑人沒有你們那樣的經驗和技術。將來我們的聯合政府成立了,歡迎你們到南非來辦廠,或者是派我們的工人來這裡學習。”一位老工人說:“曼德拉是英雄,歡迎你來我們廠。”曼德拉說:“正是因為你們大家的支持,纔使非國大主席(曼德拉時任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成了英雄。”
溫和、高貴,充滿了紳士的魅力,馮菲菲說,這是她對曼德拉最強烈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