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彝良蕎山一所小學裏,幾個孩子擠一張舊木桌上課。
去年,雲南彝良“9·07”地震前夕,潘修明走馬上任彝良蕎山中心學校校長。蕎山自然條件差,山高坡陡,土地貧瘠,交通閉塞,較爲貧困。地震給山裏貧困年幼的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傷害。他想,“要是能把災區學校艱難的生活現狀通過網絡傳遞給外界,尋求幫助,改善學習環境,孩子們心裏會溫暖很多……”去年10月底,他在新浪開通了個人微博“彝良潘修明”,果然,他的微博引起了愛心人士的關注。很快,愛心捐款及物資涌向這個山區學校。
說到自己的微博,潘修明告訴記者,蕎山鎮的田壩小學,有7個村民小組的200多名學生上學時必經一條河。“沒有橋,以前曾有10多人被這條河奪去了生命。”要是有一座橋,孩子們的安全也會多一道保障。
於是,潘修明圖文並茂地將孩子們的處境發了微博。微博得到一些網絡名人的轉載後,很快得到“上海騎行”志願者和雲南中序投資有限公司的響應。
“那次籌得善款14.5萬餘元,加上後來一些愛心組織的捐助,共籌得善款30餘萬元,在田壩、海壩、官房修建了3座人行橋。今年2月,田壩小學長約31米的‘千里騎行愛心橋’也修通了。”提到自己做的第一件公益事,潘修明臉上露出了笑意。
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潘修明通過微博,還爲蕎山鎮猴街、咪咡、田壩小學募集到了20萬元,解決了學生的飲水衛生問題;爲蕎山鎮邊遠山區學校募集到電視機50臺;爲海壩小學和官房小學學生募集到45張鐵牀;爲全鎮學校募集到500套課桌。(據《春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