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經濟理論研究鮮有得到世界認可的成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經濟理論創新提出了緊迫要求。只有深入反思和解決我國經濟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改變不科學的研究方式方法,具有獨創性的理論成果才能大量涌現,經濟理論研究才能繁榮發展。那麼,我國經濟理論研究存在哪些突出問題呢?
只研究生產關係,不研究或很少研究生產力。這是經濟理論研究的一個方向性問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生產力比較活躍易變,必然要求生產關係不斷進行相應變化。改革就是要改變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的狀況。計劃經濟時期,由於片面關注生產關係,在生產力沒有多大改變的情況下,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結果違背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規律,給我國經濟建設造成了損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形成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格局,以及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方式,由於適應了我國多層次生產力並存的實際,因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在我國經濟理論研究中,仍然存在脫離生產力實際片面研究生產關係的現象。經濟理論的創新發展,不能脫離對生產力的研究,否則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或空中樓閣。
重視定性分析,忽視定量分析。這是經濟理論研究的方法論問題。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作爲經濟理論研究的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定性研究注重性質的判斷而容易忽視量的分析,容易出現主觀臆斷問題;定量研究注重數量分析而容易忽視事物根本性質的把握,容易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問題,容易犯形式主義錯誤。因而,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但由於受傳統研究方式的影響,我國不少研究者在研究經濟學問題時,習慣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忽視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方法是必要的,但絕不能忽視定量分析。如果不進行大量的實際調查,收集充足的經濟數據並進行科學的分析,就很難得出科學的結論,更不要說進行理論創新了。
熱衷於宏觀研究,輕視微觀研究。這是經濟理論研究的方式問題。經濟理論研究固然要重視宏觀經濟問題研究,如經濟發展戰略、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方式等問題確實需要從宏觀上進行全面研究和頂層設計,但不能忽視微觀經濟研究。其實,許多宏觀經濟問題是由微觀經濟現象引起的,解決宏觀經濟問題大都需要從微觀入手。如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低碳經濟等都需要深入研究企業,否則,這些宏觀研究就很可能淪爲空談。
注重文本研究,忽視實際問題解決。這是經濟理論研究的目的問題。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經濟理論研究重在解決改革發展中的實際經濟問題。但長期以來,不少研究者喜歡引經據典,鑽在故紙堆中研究文本。這與我國學術傳統有關。必要的文本研究是需要的,但我們研究經濟理論,目的是結合實際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而不能停留在闡釋經典作家的論述上,更不能固守成說來裁剪現實。社會主義經濟實踐在不斷髮展,我們必須不落窠臼,既繼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又積極推進理論創新,豐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注重論文數量,輕視論文質量。這是經濟理論研究的學風問題。我國每年發表的經濟研究論文數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論文引用率很低,總體質量不高。經濟理論研究同樣存在投入產出問題。產生大量質量低劣的論文,一方面浪費了有限的科研經費和資源,另一方面也對我國學術文化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出現這種現象,既與我國科研管理與考覈體制有關,也是理論研究中浮躁風氣和功利傾向的反映。學術研究包括經濟理論研究,不能爲了發表論文,而應爲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推進經濟理論創新,必須摒棄浮躁之風,迴歸科研本原,注重論文質量,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爲研究的評價標準和根本目的。
(作者爲中國流通經濟雜誌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