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來中國演講時曼德拉雖然已經81歲了,但是精神狀態非常好,很有個人魅力。他的演講全部脫稿,談的都是很實際的話題。這樣一位和藹的老人更像是一位學者。”談起14年前在北京傾聽曼德拉演講情形,南開大學張象教授記憶猶新。
1999年5月6日,曼德拉把他卸任前最後一次國事訪問安排在中國,並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張象作爲國內非洲史研究專家受邀在第一排就座。張象教授的《彩虹之邦新南非》作爲國內首部研究新南非的著作,與其他學者研究南非的書一同作爲外交禮物贈送給曼德拉。
張象說雖然沒能和曼德拉麪對面交談成爲自己永遠的遺憾,但是由於距離非常近,他捕捉到了曼德拉看到自己的書——尤其是書背面印着的南非新國旗時激動的神情。“曼德拉當時甚至微微張大了嘴巴。”張象說。在他印象中,曼德拉不像一個盛氣凌人的政治家,更像一位和藹的學者。
時任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陸庭恩親手向曼德拉贈送了書籍,他在此後不久專門給張象寫了一封信,信中描寫了很多曼德拉接受贈書時細節。當曼德拉聽說中國學者撰寫了關於南非的著作後欣喜地說,“中國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想不到中國有那麼多的學者在研究我們。回去一定要好好讀這些書,將來不當總統後就有更多時間讀書了。”
張象1934年出生,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1961年留校任教。雖然已經年近八旬,但是至今仍是“退而不休”,現在是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和中國非洲史研究會的顧問。
張象介紹,過去國內學者研究南非總是關注於種族主義與反種族主義的鬥爭,《彩虹之邦新南非》一書則更關注在新南非建立後,該如何從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建設這個國家。陸庭恩稱讚張象教授主編的該書是我國學者撰寫的有關南非問題的精品佳作,得到了非洲問題研究者的廣泛好評。
除了歷史研究,張象平時還喜歡音樂創作,他在自己創作的《中國非洲友誼之歌》中寫道,“中國非洲,中國非洲,肩並着肩手挽着手,同甘共苦向前走,開創未來不停留。”張象說,這首歌反映的主旨與曼德拉的執政理念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