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名62歲的老先生結腸和直腸長出“同時性多源發”腫瘤,在市人民醫院一次手術切除。通過自己的疾病,老先生了解到接受大腸癌篩查的重要性,鼓勵自己的弟妹和子女都到人民醫院儘快接受腸鏡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腸道疾病。
家住本市南開區的徐先生,最近排便時發現自己大便中有少量鮮血,肛門墜得慌,到人民醫院肛腸科就診,醫生指肛檢查時發現在距離肛門2釐米左右的直腸位置有一枚腫物,立刻安排他住院接受更加全面的檢查。醫生在爲徐先生進行腸鏡檢查時發現,他直腸內的腫瘤已經環腸壁一週,腸腔明顯狹窄,在其橫結腸的位置還有一枚腫瘤。直腸上的腫瘤距離肛門很近,佔據腸腔一週,與周圍組織緊密粘連,並且已經長出直腸外侵潤了前列腺和周圍淋巴結。爲減少病人的創傷,周毅主任、陳碩主治醫師等經過全科充分的術前討論,爲徐先生制定了一次手術切除兩枚腫瘤的手術方案。手術中,醫生們先切除了直腸上的腫瘤和肛門,再切除結腸上的腫瘤,在腹部爲病人作了人工造口肛門。手術後病理結果顯示,兩枚腫瘤均是晚期腺癌。據周毅主任介紹,腸道內不同位置同時長出惡性腫瘤病例並不多見,其實病人後來回憶,自己一年多前就有過一次便血,因爲工作忙沒顧得看,也沒有足夠的重視,如果當時找醫生進行一個簡單的指肛檢查或者腸鏡篩查,一定能早期發現腫瘤早期治療,瘤體較小時手術,也許能夠保留肛門。手術後,徐先生很快康復,他了解到大腸癌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並且可以通過篩查早期發現,立刻動員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子女到人民醫院接受篩查。
據人民醫院副院長、肛腸外科專家張偉華介紹,大腸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包括一級親屬有大腸癌史;本人有除大腸癌之外的任何惡性腫瘤病史;本人有腸道息肉史;便潛血檢查陽性的老人;有慢性便祕、慢性腹瀉、粘液血便;個人長期遭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或長期處在抑鬱狀態的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等因素兩項及兩項以上者,建議接受腸鏡檢查。專家建議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羣主動接受篩查。今年人民醫院等醫療單位爲全市50—60歲高危人羣免費施行結腸鏡檢查,去年經過問卷調查和便潛血檢查確定爲高危人羣的60—74歲老人,沒有接受結腸鏡檢查的人羣,今年也可以再次預約結腸鏡,接受免費篩查。(通訊員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