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讓“吃空餉”付出沉重代價
河北省紀檢監察部門日前清理“吃空餉”人員2.76萬人,涉及金額1.3億多元,讓一批“蛀蟲”露出原形。
人們可以留意這個現象,單位裏某個人常年沒有出現過,但工資單上卻赫然在列,甚至連年底獎金都少不了他的。這就是典型的“吃空餉”。清理下來,僅河北省就有兩萬多人“吃空餉”,“蛀蟲”不可謂不多。中央在大力反腐敗的同時,“老虎”“蒼蠅”一起打,同時也不應該忘記這些數量巨大的“蛀蟲”們。
人數衆多的“吃空餉”對公共資金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其蔓延成風更將嚴重敗壞社會風氣。應該說,“吃空餉”的危害不淺,也飽受詬病。多年來相關部門一直都在清理“吃空餉”。但“吃空餉”似乎始終清理不完,年年清理年年有。
緣何如此,重要原因就是相關部門對“吃空餉”的懲處力度不夠大。我們留意到,在清理“吃空餉”時,被揪出來的“蛀蟲”往往是退款,然後不了了之。被查出有“吃空餉”現象的部門及單位,也未見得有幾個一把手受到嚴厲懲罰。
換言之,在“吃空餉”收益與成本的天平上,恰恰是收益遠高於成本。所以,只有讓“吃空餉”受到嚴厲懲處,“吃空餉”的現象纔會逐漸減少。
眼下正值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之際,相關部門更應對“吃空餉”拿出更多“硬手腕”來,將蠶食“國家公共資金”的“蛀蟲”揪出來。(記者張京品、黃興)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