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知青高崇毅老師,紮根內蒙近50年,爲當地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患上嚴重頸椎病後,他回到家鄉醫治。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醫生用精湛的醫術讓他重返講臺,並讓他感受到家鄉的溫暖。
好醫生讓天津更美麗
“重返內蒙古五原的工作崗位後,我常常想起人民醫院田融、孫天威、賈宇濤等醫生,他們的言行時時溫暖着我。第二故鄉的父老鄉親看我恢復得這麼好,不停地誇獎天津的好醫術,讓我特別自豪。”天津知青高崇毅老師,在市人民醫院做完頸椎病手術返回內蒙古後,給該院呂文光院長寫了一封長達6頁的感謝信,字裏行間充滿真摯的感謝。
1965年,在天津市第18中學讀初三的高崇毅老師給學校黨支部寫了血書,要求到最艱苦的農村去。那一年,只有15歲的他來到了內蒙古巴彥淖爾盟五原縣白銀刀西公社紅豐二隊。幾年的工夫,高崇毅什麼農活都會幹了,連農民都不願乾的淘大糞的活兒他都幹過。7年後,高崇毅成爲村辦小學的民辦教師,當上了農村“娃娃王”。從小學老師到中學老師到從事學校管理和教育研究工作,他將青春和才智全部奉獻給內蒙的教育事業。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今年3月份,高老師感覺雙手發麻,走路不穩,在當地醫院診斷爲“輕度頸椎病”,醫生囑咐他多休息。高老師作爲自治區科研項目“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狀況調查研究課題”主持人,正處在課題攻關階段,帶病堅持夜以繼日地工作,儘管症狀加重,依然堅持到放暑假纔回到家鄉天津診治。高老師先後到天津多家大醫院就診諮詢。到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當班的賈宇濤副主任醫師爲高老師進行詳細身體檢查,觀看高老師從內蒙帶來的CT片,綜合分析高老師四肢麻木無力,雙手已經肌力減退,握筆困難,雙腿走路踏棉感等,是典型的脊髓壓迫症狀,初步診斷高老師絕不是“輕度頸椎病”,而是當地的診查條件有限,沒有徹底發現疾病。立刻爲高老師聯繫了核磁共振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高老師患有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嚴重受壓,需要立刻手術治療,否則隨時有癱瘓的危險。高老師表示要考慮一下,記下了賈主任的電話。
半個月後,高老師回到天津,給賈主任打電話,決定在人民住院治療。賈主任立刻安排他住院,最快速度完善所有手術前檢查,經過充分會診研究,爲高老師設計了手術和康復方案。“由於我已是64歲的老人,在我住院治療期間,孫天威主任、賈宇濤主任、孟德福大夫周到細緻地思考,果斷地治療,從來不嫌麻煩,對我非常負責,表現出嚴謹的從醫態度”。高老師在來信中寫到“醫生們讓我感動又感激,他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這暖暖的話語一下子就把患者與醫生之間的關係拉近了。我體會到這就是良好的醫患關係吧”。手術非常順利,術後一小時,雙手麻木症狀就明顯好轉。基本康復後,高老師重返工作崗位。
回到內蒙後,高老師重新投入教學與科研工作中,身體康復了,他的幹勁更足了,忙碌中時刻記掛着天津的醫生們。日前,高老師在學校操場上跑步,整整跑了7圈還不覺得累,旁邊的同事學生都爲他的康復高興,紛紛讚揚天津的醫學技術水平,高老師既自豪又感激。看到自己靈活的雙手,矯健的步伐,他非常感慨,揮筆寫下感謝信,寄給人民醫院呂文光院長。
呂院長接到感謝信後,立刻簽署意見,安排醫院醫德醫風辦公室給高老師回信,對這樣一位優秀的天津知青、紮根邊疆的靈魂工程師表達由衷的關懷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