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3年1月23日,北京再次出現霧霾天氣。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首場發布會現場,市發改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磊表示,北京將通過“壓煤、換車、增綠、監測”四方面措施,改善空氣質量。
4.4萬戶居民將煤改電
趙磊表示,北京近期的霧霾天氣確實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特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會有這個階段,倫敦和紐約對治理污染的問題也用了相當長的時間。”趙磊說,北京從2000年申辦奧運會以來,環境建設投入的力度空前加大,效果也比較明顯。當然應該承認,治理污染是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趙磊稱,今年環境改善將實施幾項措施。第一是壓煤,燃煤壓減後,能夠對減少PM2.5有很大的作用。北京四大熱電中心將加快建設,目前東南熱電中心和西南熱電中心基本建設,今年啟動東北和西北兩大熱電中心。“原來是吃煤,現在要吃氣,把煤降下來。”此外,北京將對城六區1600噸的燃煤鍋爐進行改造,減少排放,並對東西城非文保區4.4萬戶的居民實行煤改電。通過系列措施,北京今年將壓減燃煤140萬噸,是去年70萬噸的一倍。
計劃淘汰18萬輛老舊車
趙磊介紹,其次是換車,即更新淘汰老舊的機動車。去年一共淘汰了40多萬輛,今年計劃還要淘汰18萬輛。
“再次是增綠。”趙磊說,北京去年平原造林25萬畝,今年再繼續造林35萬畝。到今年年底,北京11個新城的濱河森林公園全部建成免費對外開放。城市中心區啟動綠道建設,100個胡同實現美化綠化,且建設不低於100公裡的健康綠道。
最後,還要加大對環境的各種污染物排放的監測力度。有了監測基礎,纔能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環境保護的行為要嚴懲。
趙磊說,通過持續不斷地加大環境建設,相信北京的空氣會越來越好。
建議
2013年1月23日,針對今年冬天嚴重的霧霾天氣,一些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在會場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提倡在家辦公減尾氣
●鄭新蓉:市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教師
相關部門應引入自主工作8小時的彈性工作機制,試點無交通上班,讓很多可以通過互聯網辦公的企業率先進行試點,讓更多市民可以在家裡完成相應的工作,從而減少這部分人群給交通帶來的壓力,並能減少尾氣排放。
鄭新蓉還建議,可以建立補償機制,有車的人如果一年內跑的公裡數比較少,就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
“再降2%”目標偏低
●王金南:市人大代表、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3年北京市的主要污染物濃度下降2%,王金南認為這一目標偏低。他還撰寫了關於制定首都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的議案。目前國內大連等十七八個城市已經或正在制定環境保護的總體規劃,但北京在環境保護方面,至今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不利於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
建立預測體系很重要
●佟立志:市政協委員、北京節能環保中心評審部副部長
對於嚴重霧霾天氣情況下,北京市政府計劃采取的停駛部分機動車等應急性調控措施,佟立志認為“是必要的”,但應急措施再嚴厲,也很立竿見影。空氣污染對北京挑戰嚴峻,必須做好提前預防。“我建議建立完善一個環境風險預測指標體系,在形成霧霾天之前,政府就能及時采取調控措施。”
熱點回應
洪峰:最大污染源是機動車
副市長洪峰稱,“無煤化”只針對核心區,郊區將推廣優質煤
2013年1月23日,在房山代表團分組會議上,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長洪峰就北京霧霾天的問題與代表們做了交流。
“無煤化”針對核心區
針對“壓煤”的問題,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燕山石化公司飛燕環保公司的劉燕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她說,對於郊區的企業來說,即使落了戶,也完全沒有天然氣可供,她對於政府所提的“無煤化”表示困惑。
洪峰立刻進行了解釋:“我們從來沒有提過全北京都‘無煤化’。”他說,“無煤化”是針對城區而言的,而對於郊區,則將推廣無煙煤等優質煤。
見劉燕還是有些不解,洪峰繼續解釋道,到“十二五”末,北京市還計劃保留1000萬噸以內的煤,“說實話,郊區的取暖用煤綽綽有餘了,但是對工業用煤,我們在產業結構上是控制的,新增的這些產業一般來說不批。”
洪峰說,從中國的能源結構上說,完全依靠天然氣是絕對不行的,而且天然氣的量有限,且安全保障上不如煤,高成本也帶來很大財政壓力。因此,目前從首都功能定位出發,只是說在核心區把煤“壓”了,但郊區沒有這樣的硬性要求。
洪峰還對記者表示,北京市空氣污染的最大污染源是機動車,而且機動車是增量,燃煤則是存量,可以壓減。
洪峰說,必須把煤的淨化技術當做國家的戰略技術來突破,“燃煤做不到零排放,但是可以減少排放,哪怕過去排幾百,現在排幾十。”
環保部已籌備聯防聯控
談到1月12日後持續多日的霧霾,洪峰說,區域大氣聯防聯控,必須由環保部出面進行協調。“北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透露,目前環保部已經在籌備區域污染的協調小組了。
對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PM2.5再降2%的目標,洪峰說,政府會力爭朝更大的下降比例去做。
現場
潘石屹帶儀器現場測PM2.5
准備提交大氣污染防治建議,包括控制煙花爆竹燃放,並推廣免費公共單車
在2013年1月23日下午的分組審議中,市人大代表潘石屹特地將一臺PM2.5檢測儀帶到了東城團的審議現場。在討論間隙,潘石屹給大家演示起了檢測儀的操作方法,並現場測得PM2.5的值為124,超出國家標准。
“北京人有90%的時間是在室內活動的,我們可以先把室內的空氣淨化做好。”潘石屹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他在公司辦公樓的中央空調內安裝了空氣淨化裝置,試驗表明,空氣淨化裝置可以減少八成以上的PM2.5。
針對潘石屹的建議,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表示,室內空氣淨化設施的安裝應該以自願為主,對於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築可以有一定的強制性。
回顧2011年11月以來就PM2.5所做的各種努力,潘石屹說:“推動了一年多,回想起來,還是很有成就感”,他總結經驗:“我覺得還是要溫和,要實事求是。”他說,本次兩會,他准備提交關於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建議,為此已經准備了一年多。他建議,北京應該控制煙花爆竹燃放。此外,在考察過英國等其他國家後,他准備在建議中提出“發展免費公共單車”的治理措施,“建議北京也發展免費公共單車,不是以前的公共單車租賃。”